补益剂-气血双补 八珍汤 < 中医中药经典方剂 < 中医药方网  
 补益剂-气血双补 八珍汤

 
【方名】 八珍汤(八珍散)

【出处】 《瑞竹堂经验方》

【分类】 补气剂-气血双补

【组成】 人参(30克) 白术(30克) 白茯苓(30克) 当归(30克) 川芎(30克) 白芍药(30克) 熟地黄(30克) 炙甘草 (30克)

【方诀】

【功用】 益气补血。

【主治】 气血两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耳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本方常用于病后虚弱、各种慢性病,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属气血两虚者。)

【用法】 上为末,每服三钱(9克)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候,通口服(现代用法:或作汤剂,加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服,用量根据病情酌定)。

【禁忌】 斟酌。

【方解】 本方所治气血两虚证多由久病失治、或病后失调、或失血过多而致,病在心、脾、肝三脏。心主血,肝藏血,心肝血虚,故见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怔忡、舌淡脉细;脾主运化而化生气血,脾气虚,故面黄肢倦、气短懒言、饮食减少、脉虚无力。治宜益气与养血并重。方中人参与熟地相配,益气养血,共为君药。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助人参益气补脾;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助熟地滋养心肝,均为臣药。川芎为佐,活血行气,使地、归、芍补而不滞。炙甘草为使,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全方八药,实为四君子汤和四物汤的复方。用法中加入姜、枣为引,调和脾胃,以资生化气血,亦为佐使之用。

【化裁】 若以血虚为主,眩晕心悸明显者,可加大地、芍用量;以气虚为主,气短乏力明显者,可加大参、术用量;兼见不寐者,可加酸枣仁、五味子。

【附方】 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养荣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泰山磐石散《古今医统大全》

【附注】 本方是治疗气血两虚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气短乏力,心悸眩晕,舌淡,脉细无力为辨证要点。

方剂比较:
以上三方均由八珍汤加减而成,皆具益气补血作用而主治气血两虚之证。其中十全大补汤较之八珍汤多芪、桂,偏于温补;人参养荣汤较之八珍汤多志、陈、五味,并去川芎之辛窜,复增静养血分,宁心安神之功;泰山磐石散系八珍汤减去茯苓之渗利,而加续断补肝肾、益冲任,黄芪益气升阳以固胎元,黄芩糯米、砂仁清热养胃安胎,成为颐养胎元之专方。

【文献】 方论 吴昆《医方考》卷3:“血气俱虚者,此方主之。人之身,气血而已。气者百骸之父,血者百骸之母,不可使其失养者也。是方也,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甘温之品也,所以补气;当归、川芎、芍药、地黄,质润之品也,所以补血。气旺则百骸资之以生,血旺则百骸资之以养。形体既充,则百邪不入,故人乐有药饵焉。”

《瑞竹堂经验方》卷4:“脐腹疼痛,全不思食,脏腑怯弱,泄泻,小腹坚痛,时作寒热。”

【研究】

【运用】


    若选用中医中药经典方剂栏目中的“补益剂-气血双补 八珍汤”治病,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祝君早日康复! 【关闭窗口】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