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人患病之后,只要意识清楚,也同样在头脑中时时刻刻进行着心理活动,这是不言而喻的,但病人与健康人的心理活动既相同又不相同,因为健康人的心理活动主要是适应社会生活,而病人恰恰是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表现,健康人的心理活动多指向于外界客观环境,而病人的心理活动则更多地指向于自身与疾病,病人一般的心理活动特点如下: 1. 主观感觉异常:(内容详见医学心理学书P228页) 所谓主观感觉异常,就是指病人患病之后,由于病体的反应,角色的变化和心理冲突,主观感受和体验与正常时有了差异。除病体反应外,主要因为病人患病之前集中精力忙于工作和学习,心理活动经常指向外界客观事物,对自己的躯体状况不太留意;病人一旦患了病,就会把注意力顿时转向自身,甚至对自己的呼吸、心跳、胃肠蠕动的声音都异常地敏感。由于躯体活动少,环境又安静,感受性也提高了。不仅对声、光、温温度等外界刺激很敏感,就连自己的体位、姿势也似乎觉察得很清楚。比如,一会觉得枕头低,一会觉得被子沉,一会埋怨床单不平展,不时总翻身。有的会出现空间知觉的异常。正常人认为鲜美的味道,却可能引起病人反感;正常人认为美丽的颜色,病人看了却感到讨厌;甚至正常人的嬉笑也会引起病人的厌烦。 2.心境不佳、情绪不佳 心境乃是具有传染性的,比较微弱而持久的一种情绪状态。 病人生了病,是桩不愉快的情绪刺激,容易形成不良的心境。心境不佳,就会看啥啥不顺眼,听啥想啥都心烦。基于这种心境,容易出现焦虑,激怒或消沉。所以,有的病人动不动就生气,动不动就发脾气,甚至变得任性起来。病人的这种情绪反应,男性多表现为为一点小事吵吵嚷嚷,女性多表现为抑郁哭泣。尤其当遇到病情有变化,或做特殊检查,或准备手术时,情绪更易激惹,以致焦虑、恐惧、睡不好觉,吃不下饭。也有的把内心烦躁转化为外部行为,如有的突然梳洗打扮,有的理发刮脸,有的挥笔大量写信,有的狼吞虎咽地吃起东西来,也有的长时间向窗外眺望,还有的蒙头大睡等等。 3、被动依赖 被动依赖是一种顺从而娇嗔的心理状态。 一个健康人一旦生了病,自然就会受到家人和周围同志的关心照顾,即使往常在家中或单位地位不高的成员,现在也突然升为被人关照的中心。同时,通过自我暗示,病人自己也变得软绵绵的不象以往那样生气勃勃了。这时病人一般变得被动、顺从、娇嗔依赖,情感变得脆弱甚至带点幼稚的色彩。只要亲人在场,本来可以自己干的事也别让别人做,本来能吃下去的东西几经劝说也吃不下;一向意志独立性很强的人变得没有主见,一向自负好胜的人变得没有信心。即使做惯了领导工作和处于支配地位的人,现在对医务人员的嘱咐也百依百顺。这时他们的爱和所属感增加,希望得到更多亲友的探望,希望得到更多的关心和温暖;否则就会感到孤独、自怜。 4、敏感的自尊心 人的价值感和自尊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自尊和自强是完整人格的优良品质。人有了病,自我价值感必然受到挫伤,自尊心也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伤害。这时病人较之往常更为敏感,点滴小事也要核计核计。有的人被直呼其名,尤其被以床号代替姓名时,心里就不舒服。 5、疑虑重重 疑心是一种自我消极暗示,这种缺乏根据的猜测,将影响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判断。当病人患病后往往会变得神经过敏,听到别人低声言语,就以为是在议论自己的疾病,觉得自己的病情重了,甚至没救了。对别人的好言相劝也半信半疑,甚至曲解别人的意思,对吃药打针处置检查也疑虑重重,担心误诊,担心吃错了药,打错了针。有的凭自己一知半解的医学和药理知识,推断药物,推断预后。他们特别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担心机率为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医疗差错或意外不幸降落到自己身上。身体某部位稍有异常感觉,便乱作猜测。另外,他们有的还会担心因病而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影响自己的前途等等。 有些病人文化程度低,缺乏科学的生理、药理知识,往往以封建迷信传说来理解自己生理机能的不正常现象。当病程和他自己预想的不一致时,便陷入胡思乱想之中,甚至惶惶不可终日。 6、焦虑、恐惧 焦虑是一种对象不明、不可名状的担心和害怕。它既可能来自对本身患病的不安,也可能来自疾病本身的临床表现。就拿住院病人来说,有人未进医院时,急盼入院;一旦入了院,咱到病友的介绍,看到周围一些看病人的状况,不禁产生一种恐怖感,好象面临巨大威胁,迈入了生死关头。他们在精神上十分紧张,怕痛、怕开刀、怕留后遗病症、怕死亡,整天提心吊胆。甚至看到洁白的大衣,雪白的墙,也会产生一种肃穆、死寂的感觉。他们希望对疾病作检查,而又害怕检查;他们希望知道诊断结果,又不敢去看诊断结果,心理矛盾重重。他们有的反复询问病情;有的虽然避病不谈,实则也是忧心忡忡。 7、孤独感 一个人生病而离开了家庭和工业单位,住进医院病房,周围接触的都是陌生人。医生只在每天一次的查房时和病人说几句话,护士定时打针送药,又极少言谈。这样病人自然产生一种孤独感。 住在小病室的病人以及性格外向的病人更易产生孤独感。曾有位做骨髓移植的病人,本来住在大病室里,此时病情稳定,一般状态较好,活动自如。手术前对病人进行了无菌隔离,搬到小病室去住。不料,该病人感到孤单、害怕,有与世隔绝的感觉,变得失眠拒食,结果未待手术,就因极度衰竭而死亡。 8、期待心理 病人的期待心理乃是指向未来的美好想象的追求。人生病之后,不但躯体发生了变化,心理上也经受着折磨。因此不论急性或慢性病人都希望获得同情和支持,得到认真的治疗和护理,急盼早日康复。这种期待心理促使病人四处求药,八方投医。他们寄托于医术高超的医生,寄托于护理工作的创新,寄托于新方、妙药的发明,幻想着医疗奇迹的出现。总之,就是期待着康复,期待着生存。那些期望水准较高的病人,往往把家属的安慰,医生护士的鼓励视为病情减轻,甚至是即将痊愈的征兆;当病情加重时,又期待着高峰过后即将出现好转;当已进入危险期,也期待着有起死回生、转危为安的可能。 9失助、自怜 这是一种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悲愤自怜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往往发生在患有预后不良或面临生命危险的病人身上。它是由于心理应激的失控,自我价值感的丧失,自信心的降低而造成的,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塞利格曼(Seligman)认为,当一个人认为他对情境没有控制力,并因此无力改变它的时候,就会产生失助感。 在失助的心理状态下,病人往往出现自悲自怜的情绪:“我为什么偏偏生这种病”,“老天爷为什么和我过不去”。病人出于绝望,有时无缘无故地大发脾气,有时表现情绪木僵,麻木不仁,好象大难来临似的,有的总是照镜子与自我告别,回首往事,留恋人生。 10、习惯性心理 病人刚刚生病,往往一时承认有病,一时又常把自己当成健康人。这种心理状态乃是长期的健康生活的习惯定势造成的。人们适应环境都需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他们虽来到医院,实则还未进入“病人角色”。病人有这种心理状态不利于配合治疗,不利于安心养病,所以医务人员应设法让病人缩短这一过程。 可是,当病人一旦适应了病人生活,又往往产生对疾病的习惯性,即按时打针、吃药,按医嘱办事,成了自己的行为模式,总认为自己的病需要长期的休养和治疗。即使躯体疾病已经康复,心理上也总感到“虚弱”。所以病人应该出院不愿出院,应该上班不能上班。这是因为他们在心理上、躯体上又习惯了病人角色,即那种多依赖、活动少和动脑少等病人生活模式,一时改变不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