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护理专栏 > 人物介绍
天使本色
http://www.piccc.com ] 点击数: 【字体:
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准护士”,到一名多次立功授奖的护理界“名家”,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姚梅芳在自己平凡的岗位默默耕耘40多个春秋,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这里记述了她的几个动 人故事。

梅花香自苦寒来20世纪60年代初,刚从护校毕业的姚梅芳来到长海医院儿科工作。为了迅速提高技术水平,她和同在儿科工作的同学一起互相在脚背、手背、手指间练习小静脉穿刺,利用休息时间在兔耳上练习,终于练出了绝招,在第二军医大学战伤救护技术操作比赛中一举夺得第一。不久,医院接诊了一位3个月大的重症肝炎患儿。患儿到医院时已皮肤焦黄,奄奄一息,静脉走向无法辨清,几次换人输液都失败了,姚梅芳接过针头在患儿前额一针穿刺成功,在场的护士一片惊叹:“真是神枪手!”

为能够及时发现病人潜在的病情变化,姚梅芳还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1983年她在急诊室任护士长时,值班医生告知1床病人可以出院。姚梅芳为病人办完手续后,发现病人脸色苍白,便主动为病人测血压、数脉搏,发现血压为正常值的低限,脉率稍快,肠鸣音却很活跃,她果断地劝病人继续留观……就在当夜,病人发生消化道大出血,收治外科紧急手术。10多天后,病人来急诊室向“救命恩人”道谢。

一年夏天,一位高烧41℃的女病人在内科观察室输液,病人几次拔掉针头,当班护士只好请护士长协助。姚梅芳一到病人身旁就发现该病人面色暗黄,两眼呈惊恐状,躁动不安,并有意避开查体。询问病史后,姚梅芳觉得与体征不符,随即向病人说明不如实报告病情的危险后果,并表示为其保密。病人为其真情所打动,解开裤带给她看,一股恶臭扑鼻而来。原来病人未婚先孕,私自用中药堕胎,引起宫腔内感染,已发烧3天,无尿一天。姚梅芳立即作出判断:急性肾衰!她立即让值班护士通知妇产科,自己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积极抢救……病人一周后病情平稳。

1989年的一天,晚8时左右,正在值班的姚梅芳接到骨科电话:一位车祸骨盆骨折的病人经急诊收治后,补液、输血达1万多毫升,血压仍测不到,病情危重。挂上电话,姚梅芳立即赶到骨科现场,当询问到腹腔穿刺未见出血时,随即解开休克裤,用注射器在右中腹作腹腔穿刺,果然抽吸出了大量的不凝血。大家迅速为手术作准备。术中发现肝破裂,腹腔中竟有3000多毫升积血。事后,一位骨科教授问姚梅芳:“你怎么知道要解休克裤做腹腔穿刺?”姚梅芳答:“因为我试穿过休克裤,腹部皮肤会抬高,影响进针的深度,内出血抽不出。”

不忘人民养育情1987年,已过不惑之年的姚梅芳丢下“小家”,随医疗队来到安徽革命老区———金寨县。她同其他医疗队员一起,跋山涉水,送医送药到老家,悉心传授知识和技术,把为老区人民的一切服务都看成是对老区人民养育之恩的点滴回报。一天深夜,一名孕妇因阴道大出血,被人抬了十几公里山路赶到卫生所。卫生员急忙叫来姚梅芳。当时病人已是面色苍白,四肢冰冷,血压测不出,呈严重休克状态。姚梅芳快速而又准确地用粗针头在病人肘部正中静脉穿刺,备血,加压输液。手术诊断为子宫破裂合并膀胱破裂,术后需要膀胱冲洗,没有冲洗导管,姚梅芳就用输液导管改装,条件恶劣,病人容易感染,就增加冲洗次数,不断变换病人体位。病人最后康复出院了。在这个条件恶劣的山区,姚梅芳和她的队友们抢救了几十位这样的危重病人。

探索护理创新之路在40年的护理耕耘中,姚梅芳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从小儿输液导管的改进、注射器清洗器的发明、环氧乙烷消毒方法的引进、手术室接送病人对接车的设计,到长海医院急诊紧急手术前移的率先提出、国内首次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成功护理、国内临床护理支持系统的率先成立,姚梅芳用她的创新成果大大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在儿科工作时,姚梅芳发现小儿无专用小儿输液导管,她就在针头上想办法。经过长时间的认真摸索,她将长7号针头当莫菲氏滴管,这样滴点小了,滴速易于掌握。此办法一经推广,深受儿科护士的欢迎。

在供应室任护士长时,她收集信息,改进清洗方法,并与瑞金医院合作,发明了注射器清洗器,实现了注射器清洗的半自动化。担任手术室护士长期间,根据手术室无菌要求和消毒隔离特点,她设计了手术室接送病人对接车,使得外来污染车辆和内部车辆分开,解决了推车给手术室带来的污染问题,此研究获得了国家专利,并投入批量生产。

长海医院地处上海市重工业区,工伤事故多,为争取严重创伤病人的抢救时间,姚梅芳提出在急诊创造手术条件。院领导采纳了建议,从1980年底起,凡危及生命的严重创伤病人,需急诊做确定性救命手术的都在急诊现场实施。随后,1981年“1/4躯体严重毁损”特重伤员陆德才等多位重危伤病员的成功抢救,证明姚梅芳提出的“急诊紧急手术前移”措施是有效的。先后有82家医院陆续到长海医院观摩学习,使这一创新成果在全国得到了推广,挽救了大量重危伤员的生命。

1990年,姚梅芳参加了著名的“6·25”辐射事故伤员的救治,带领护理组连续奋战100多天,使两名极重度伤员HLA半相合骨髓移植护理和5名中、重度伤员“全环境保护”获得成功,创造了国内放射病救护史上的奇迹。同时,组织救护组系统总结了救护与管理经验,进行了简易层流罩“在应急条件下应用于急性放射病全环境保护”的研究,为平战时辐射伤员的紧急救治提供了宝贵经验,该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打印文章】【网上投稿关闭窗口
上一编:南丁格尔小传
下一编:中国的南丁格尔--李秋洁
精彩推荐
最新更新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