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护理专栏 > 护理专题 > 儿科护理
小儿液体疗法的护理特点
http://www.piccc.com ] 点击数: 【字体:
(一)补液前的准备阶段
1.补液开始前应全面了解患儿的病史、病情、补液目的及其临床意义,应以高度责任心,迅速认真地做好补液的各项准备工作。
2.熟悉常用液体的种类、成分及配制
(1)非电解质溶液:常用的有5%葡萄糖溶液和10%葡萄糖溶液,主要供给水分和供应部分热量。5%葡萄糖液为等渗溶液,10%葡萄糖液为高渗溶液,但输入体内后不久葡萄糖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供给能量,或转变成糖原储存于肝内,不起到维持血浆渗透压作用。
(2)电解质溶液:种类较多,主要用于补充损失的液体、电解质和纠正酸、碱失衡。
1)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为等渗溶液,常与其他液体混合后使用,其含钠和氯量各为154mmol/L,银接近于血浆浓度142mmol/L),而氯比血浆浓度(103mmol/L)高。输入过多可使血氯过高,尤其在严重脱水酸中毒或肾功能不佳时,有加重酸中毒的危险,故临床常以2份生理盐水和1份1.4%碳酸氢钠混合,使其钠与氯之比为3:2,与血浆中钠氯之比相近。
2)高渗氯化钠溶液:常用的有3%氯化钠溶液和10%氯化钠溶液,均为高浓度电解质溶液,3%氯化钠溶液用以纠正低钠血症,10%氯化钠溶液用以配制各种混合液。
3)碳酸氢钠溶液:可直接增加缓冲碱,纠正酸中毒作用迅速,是治疗代谢性酸中毒的首选药物,1.4%溶液为等渗液,5%为高渗液。在紧急抢救酸中毒时,亦可不稀释而静脉推注。但多次使用后可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
4)氯化钾溶液:常用的有10%氯化钾和15%氯化钾溶液两种。均不能直接应用,须稀释成0.2%~0.3%溶液静脉点滴,含钾溶液不可静脉推注,注入速度过快可发生心肌抑制而死亡。
(3)混合溶液:为适应临床不同情况的需要,将几种溶液按一定比例配成不同的混合液,以互补其不足,常用混合液的组成及配制见以下几种常用混合液的简易配制:
A:5%或 10%葡萄糖溶液(ml)
B:10%氯化钠溶液(ml)
C:5%碳酸氢钠(或11.2%乳酸钠)(ml)

1:1溶液(1/2张含钠液): 500ml A 20ml B

2:3:1溶液(1/2张含钠液): 500ml A 15ml B
24(15)ml C

2:1等张含钠液9等张含钠液 : 500ml A
30ml B
47(30)ml C

4: 3: 2溶液(2/3张含钠液): 500ml A
20ml B
33(20)ml C

1:2溶液(1/3张含钠液): 500ml A
15ml B

1:4溶液(1/5张含钠液) : 500ml A
10ml B

注:为方便配制,加入液体均用至数,配成的是近似的溶液
(4)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oral rehydration salts,简称ORS液),是世界卫生组织1971年推荐用于治疗急性腹泻合并脱水的一种溶液。它由氯化钠 3. 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l.5g,葡萄糖20.0g,加水至1000ml配制而成。目前已将各成分配制成混合药粉装入塑料袋内,服用时只要加水即可。此配方口味苦涩,容易变质。新配方用拘檬酸钠2·9g代替碳酸氢钠。此口服液是2/3张溶液,总钾浓度为0·15%,适用于能口服且脱水不严重者。
3.做好家长工作,以助配合,对于患儿亦要做好鼓励与解释,以消除其恐惧心理,不合作患儿加以适当约束或给予镇静剂。
(二)输液过程中注意事项
1.按医嘱要求全面安排24小时的液体总量,并本着急需先补、先快后慢、见尿补钾的原则分期分批输入。
2.严格掌握输液速度,明确每小时应输入量,计算出每分钟输液滴数,并随时检查,防止输液速度过速或过缓。有条件最好使用输液泵,以更精确地控制输液速度。
3,认真观察病情、细心做好护理。
(1)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精神状况。若出现烦躁不安、脉率增快、呼吸加快等,应警惕是否有输液量过多或者输液速度太快、发生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等情况。
(2)观察脱水情况:注意患儿的神志状态,有无口渴,皮肤、粘膜干燥程度,眼窝及前由凹陷程度,尿量多少,呕吐及腹泻次数及量等,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判定脱水减轻或加重。
(3)观察酸中毒表现:观察患儿面色及呼吸改变,小婴儿有无精神萎靡。注意酸中毒纠正后,由于血浆稀释、离子钙降低,可出现低钙惊厥。注意碱性液体有无漏出血管外,以免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4)观察低血钾表现:注意观察患儿面色及肌张力改变,有无心音低钝或心律不齐,有无腹胀,有无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补充钾时应按照见尿补钾的原则;严格掌握补钾的浓度和速度;绝不可作静脉推入,以免发生高血钾。
4. 计算液体出入量24小时液体入量包括口服液体和胃肠道外补液量。液体出量包括尿、大便和不显性失水。呼吸增快时,不显性失水增加 4~5倍;体温每升高1oC,不显性失水每小时增加 0.5ml/kg;环境湿度大小可分别减少或增加不显性失水;体力活动增多时,不显性失水增加 30%。补液过程中,计算并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是液体疗法护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婴幼儿大小便不易收集,可用“秤尿布法”计算液体排出量。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打印文章】【网上投稿关闭窗口
上一编: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护理体会
下一编:脑性瘫痪的护理
精彩推荐
最新更新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