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两性空间 > 精彩看点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用生物原理解释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原因
 
步入一家严格区分男女性别的单性酒吧,可能让你备感沮丧—它把潜在的配偶生生拆成两半。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生物学家长期以来一直迷惑不解。毕竟,当只有一种性别时,每个人都自成一对潜在的“配偶”,那就根本不用为两性问题徒生烦扰了。现在,一项针对早期生命的计算机模拟研究,可能发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有性生殖包括雌雄两性的事实如此明显,
以致我们经常没有意识到,少于两性的情况也是完全可以的。科学家相信在“两性时代”之前,大部分现有的动物、植物以及真菌,曾经只有一种性别并能与其它个体任意配对。事实上,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Etvs Loránd大学的理论生物学家Tamás Czárán认为,许多理论研究和计算机模拟显示,单性繁殖的形式并不非得进化成别的形式。因此科学家经常疑惑,为什么大自然养成现在这样显然浪费的“习惯”,为各种生物提供一个额外的性别。
  为解答这一问题,Czárán和荷兰Wageningen大学的进化遗传学者Rolf Hoekstra,反复进行了一项计算机模拟。他们发现,之前理论假设所有生物生存于一个繁忙的“城镇”,在这里所有个体不断地互相撞击。但实际上,生物体更多撞击的是来自轨道另一侧的那些“邻居”。研究者建立一个纳入这一考虑的模型,将所有可能的动物、植物和真菌“祖先”们“迁居”进去,在这里单细胞生物大部分时间通过克隆进行繁殖,但也有规律地参加有性行为,发展为精子、卵子或同样能进行有性繁殖的“外卡”生殖细胞。他们根据这一模型,在10台个人电脑上进行了2420次模拟,总计算时间大约1万小时。Czárán说:“整个过程相当费力。”
  但是研究的结果完全值得这样的“费力”,模拟结果显示:精卵生殖细胞的结合方式,通常比“外卡”生殖细胞繁殖得快,这一结果于9月21日发表在英国医学委员会进化生物学网站上。研究者称,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外卡”生殖细胞更易出现近亲繁殖,因为在克隆的过程中,生物很快被自己的“外卡”子孙所淹没,更多的近亲繁殖降低了它们的适应能力。
  瑞士洛桑大学进化生物学家Joel Parker对这一研究印象深刻,他认为这一成果“光彩夺目”,并希望Czárán和Hoekstra继续这项研究,进一步解释为什么多于两性的结合,同样成为进化中的“禁恋”。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