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两性空间 > 精彩看点 > 正文 加入收藏浏览器
中国著名的性学专家提议:男女同厕
 
    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李银河近日接受了记者的独家专访,在谈到台湾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中兴关于“男女同厕共宿”的动议时,这位在世界社会学界颇负盛名的社会学家表达了肯定的意见。在李银河女士看来,“男女同厕”、“男女同宿”并不是哗众取宠的提法,实际上是社会中客观存在着的一种需求。
    “其实这种提议并不为过,它是有道理的。”李银河女士说,“如果要讲出个人意见,我是赞同的。”
    李银河所说的“提议”,是指最近一段时间,在台湾大学校园里闹得沸沸扬扬的有关“男女同厕”的争议。
    争议的导火索,是台大社会学系的教授孙中兴提出的一个动议,这个动议的基本主张是,校园的两性平等应该从男女学生同宿共厕做起。
    台大教授构建的双性厕所,“男女如厕,机会均等”
    台湾大学社会学系的孙中兴教授如今正在该校构建一个“体现男女平等”的双性厕所。教授的构想是,在性别平等的厕所里,没有男生专用的小便斗,只有男女共用的马桶。
    在孙中兴教授看来,双性厕所有许多优点:首先,男生不使用小便斗后,男女同学排队上厕所的机会均等。
    其次,在双性厕所中,男女同学可学习互相尊重及厕所礼仪,男生也不会再把厕所搞得很脏。
    而且,男女共厕能抑制偷拍歪风。关于这一点,孙教授解释说,在双性厕所里,歹徒装设针孔摄影机拍摄到的还有男生,这样女生被拍摄的几率就可降低50%……
    此外,孙中兴还设计了体现性别平等的宿舍。这种宿舍包括男女同栋分层式,或男女同层楼、房间间隔分布式,甚至还有男女共用同一个房间大门,里面再隔成男生房、女生房等多种方案。
    孙中兴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梁山伯和祝英台一起念书时,也是共宿同厕。同时他还宣称,下学期将让学生投票选出中意的方案。
    双性厕所是好是坏争议不断
    台大孙教授的提议自出炉之日起就备受争议。据报道,对于孙中兴的新奇想法,台大女生普遍叫好,男生反而有些迟疑,很多男生对这个提议表示反对。
    以厕所构想为例,有教授认为,一旦有男性进入女厕,会让女性提高警觉而紧张;其次,有可能给色狼以可乘之机;另外,如厕时异性在一旁,反倒觉得没有安全感。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银河则表达了独立的观点,在渐进的前提之下,他赞成“男女同厕共宿”的做法。那么,对于部分学者的质疑,李银河研究员又是怎样反驳的呢?
    “有人认为双性厕所会给色狼以可乘之机,可是他忘了,在男女分厕的情况下,难道就能保证没有色狼闯入异性厕所吗?”
    这实际上是对一种社会需求的满足
    社会学家李银河告诉记者,“男女同厕共宿”的最大意义,也许并不在于上述种种优点,而在于它对某个社会群体的关怀。那么,李银河女士所指的社会群体指的是哪一群体呢?男性,还是女性?结果,答案是两者都不是。
    “在我们的社会中,有6%~10%的人属于跨性别人群,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
     李银河说,“这个群体认为自己既不属于男性群体,也不属于女性群体,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模糊地带。”
     李银河告诉记者,跨性别人群很早以前就有了,如今我们时常听到的“易性者”、“易装者”都属于这一群体。
    “在历史上,跨性别人群曾多次兴起跨性别运动,这一运动提出的目标是,在一些场合下取消‘男’、‘女’的标识。比如说厕所,就希望不要出现‘男’、‘女’的字样,另外包括驾驶执照、一些证件等,他们希望把性别一栏取消。”
    在上个世纪中后期,“跨性别人群”就已经是引人注目的字眼
    今天的社会学界普遍认为,性别主体的出现和自觉,总是在历史过程和环境变迁中形成的,而改变社会的过程则少不了新性别主体的现身以及相关论述的发声。
    1967年,“男变女”变性人克里斯丁·乔金森描述自身于50年代变性过程的自传出版,这个耸动的话题吸引了美国众多媒体的报道,也首度为大众描绘了企图变性的个体的无奈处境,并以个人的自述突破医学体系在变性议题上的垄断。此后,借着变性手术医师们的支持和正当化努力,有愈来愈多的“性别异类”尝试着寻求法律方面的改革,以便让他们更容易获得各种改变身体性别表征的手术,也更容易得到新的身份证明文件,以更改其他相关的官方记录,建立平顺的日常生活。
    如今,这一群体逐渐为大众所熟知,变性手术在国内也频频出现。然而他们认为,并没有一种秩序来维护他们想要的“平顺的日常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新的事物不足为奇。在我们的周围,我们发现第三性征混淆的现象越来越多,比如像头发、饰物等等,部分人群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的趋势是客观存在的。”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