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c.com |
|
“性革命”对社会的冲击 在20世纪的性文化史上,最引人注意的事件也许就是发生在西方社会六七十年代的“性革命”浪潮了。这股浪潮来势汹涌,一下子席卷了整个欧洲和美国,而且对世界各地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像是一阵暴风骤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在西方闹腾了一二十年以后,就逐渐平息了下来,风声渐停,水波不兴。但是,人们也没有简单地重复过去,“性革命”在人类性文化史中的意义,仍然是不可低估的。 对于“性革命”的评价,一直是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所以冠以“革命”的头衔;有人则干脆把它等同于“乱搞男女关系”。其实,对于西方社会的这场“性革命”,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而要加以具体分析。总的看来,它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反映出人们一定的历史需要,其内容有它的合理性,但是它走得太远了,任何正确的东西向前多迈出一步就变成荒谬,它的负面效应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因而又开始造成人们的否定。 如果把“性革命”全面分析一下,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是破除对性的神秘感和负罪感。近千年来,人类都在性压抑中生活并苦苦挣扎。基督教教义认为“性即罪”,性是污秽的、下流的、见不得人的,追求性的欢乐的人不能进天国。这种观念造成了人们极大的心理扭曲和社会矛盾,一方面,自然欲求和生育后代的需要使人们离不开性;另一方面,性的负罪感和神秘感压得人们透不过气来,人的心理变得十分病态,生活变得十分病态,社会变得十分病态。 对性的虚伪、偏见和扭曲现象在“性革命”过程中得到了根本的改变。消除性问题上的负罪感和神秘感,提倡两性平等意识,认为人的身体的一切部位都是上帝创造的,两性的躯体、两性的交往和性生活本身都是自然的、正常的、正当的,不是什么污秽之事,不必为此害羞或故意回避,成为“性革命”过程中树立起来的新观念。 二是推动了性学研究与性教育。 从19世纪后期建立与发展的现代性科学,一方面,对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性革命”有理论上的推动;另一方面,“性革命”也为现代性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例如,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华生教授为进行人类性反应的实验研究而身败名裂,除了他的女助手以外,他找不到理解者与合作者;可是玛斯特斯和约翰逊在60年代完成了这项研究,而且有近700名男女志愿参加实验,这就和当时“性革命”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同时,70年代海特的性调查、80年代芝加哥大学的性调查,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可是要比四五十年代金赛所进行的性调查时所遇到的困难小得多了,这也应归于时代所赐。 由于观念上的认可,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通过性教育以增长社会成员的性知识,尤其要对青少年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使他们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获得健康发展。 1975年,美国共出版了1500种性手册;在西方的每个国家中也都可以方便地买到类似的手册。性生活、性健康、性技巧问题成为许多杂志的一个主要内容,并配有各种有关插图。社会除了大量提供成年人感兴趣的性知识外,很多国家还在各级学校里增置了性教育课程。 三是旧的婚姻模式被新的婚姻模式所取代。 旧的婚姻模式是,婚姻就是男女双方在一起过日子,生孩子,这是对社会的义务,爱情不一定那么重要,性生活和谐更是不重要的;这种婚姻缺乏调适,缺乏弹性,缺乏变化,而无条件地强调“天长地久”。而新的婚姻模式则有许多变化,其中一个重要之点是对夫妻性生活寄以很高的期望,人们把性生活看成是夫妻生活、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如果没有性生活,家庭就是空虚的,如果性生活不谐调,夫妻关系就可以不必存在。所以,夫妻双方要掌握性生理知识,相互配合,掌握性技巧,使双方都能获得极大的性满足;只要使双方能获得最大的性快乐,一切方式、一切手段都是可以采取的。虽然这种新的模式提高了婚姻生活的质量,但是,有些夫妻又过于强调了夫妻生活中的性,而忽视了思想感情的交流,从而又出现了一些负面效应。 四是推动男女平等的“性角色革命”。 “性角色革命”是指妇女从被奴役的角色地位中解放出来,争取男女平等的一场运动。它不等同于“性革命”,但是和性革命互为因果,相互推动。“性革命”的产生有“性角色革命”的背景,同时,“性革命”的浪潮也进一步推动了“性角色革命”。 即以美国而言,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性别歧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美国500家最大的公司中,属于首位领导的人中,只有两名女性。一般说来,女子的工资和做同样工作的男子相比,不足男子工资的三分之二。没有保护妇女工作条件的法律,妇女在怀孕和分娩期间没有工资,工作中也没有喂奶和照看婴儿的时间。 从60年代开始,情况开始了急剧的转变,女权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妇女社会活动家出现得越来越多,她们和一些关心妇女社会地位的男子为妇女的命运大声疾呼,以唤起社会的重视和注意。1 1963年,以弗丽丹的《女性的秘密》为代表的一批书籍出版,其激情与真理的呼声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同时,妇女团体也纷纷建立,并汇合成一股洪流,势不可挡;维护妇女利益、尊重妇女意愿,其中包括性权利和性意愿,变成了当时的一种进步思想和时髦口号,为世人侧目。 五是使性与生育相脱离。 千万年以来,性总是和生育连在一起的,但是在“性革命”的条件下,人类不是单纯地防止怀孕,而是研究不依靠直接的性交以进行生殖。从80年代开始推广试管婴儿;1985年造出体外怀孕机器,1996年英国又试验成功了“克隆羊”,基因复制、无性生殖的方法很可能运用于人类。以上发展的巨大历史意义在于:几千年来“生殖是性行为的惟一目的”的统治观念已经崩溃,那种两个人的性行为必然产生第三个、因此必须对社会负责的说法已经不再是必然的了,性开始具有自己独立的目的和手段。当然,如果对一些新的技术手段使用不当,也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灾难。 六是不受任何约束地追求性的快乐。 在“性革命”过程中出现一个观点并广泛流行,这就是:性是人的一种本能需求,人应该充分地享受它;这种快乐,不仅是精神的,更是肉体的,因为肉体是属于自己的,自己要和谁发生性关系,任何人都无权干涉,甚至法律也不应干涉,因为这是“人的权利”。 这种观念对青少年的影响很大,他们认为,以往的种种对性方面的限制是不合情理的,只要男女相爱,性生活就必不可少。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婚前性行为越来越多,首次性行为的年龄构成越来越低了。 婚外性行为的发展趋势也是同样,于是性放纵与性泛滥猖獗一时。 享乐主义必然导致自私自利和自我中心主义,这是因为,感官享受的性质是这样的:谁也不能体验到别人的感官快乐,只有自己才能知道口腹之欲和床第之欢是什么味道;当然有可能对别人描述这种味道,但是直接感官经验仅属于自己。因此,个人在感官上不可能享受别人的感官快乐,同样,个人也不可能感受别人的感官痛苦,所以,也没有必要考虑什么社会责任、什么后果以及他人的快乐与痛苦,纵欲、玩弄异性和性犯罪等等的思想根源盖出于此。 物极必反 性回归 这场震撼西方社会的“性革命”越走越远了,它前后喧闹了十多年之久,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如家庭的解体,婚姻关系的松散,结婚人数的减少,性关系的混乱,特别是艾滋病的流行给社会和人们带来了许多痛苦和不幸。“性革命”本来是一场人性的解放运动,后来却变成了惨重的历史教训。80年代以后,在事实的教育下,人们在性问题上的价值观又拨过发展方向,向传统作某种程度的回归,人们越来越多地追求小家庭的温馨,建立正常的婚姻关系又成为时尚,青年们开始以较为严肃的态度对待两性关系,把性爱和责任结合起来,人们称之为“性回归”。 目前,西方有不少人开始认识到,感官享受的乐趣是有限的,人们为了得到快乐与满足,不仅需要物质粮食,而且需要“精神粮食”, 这“精神粮食”就是对社会、对整体的热爱和做贡献的实际行动,有了这种热爱与行动,人们才会觉得自己立足之地是最牢固的,一生是最有意义的,是最快乐而满足、同时也是最自由的,这是因为他利用自己的感官为他服务,帮助他达到那个高尚的目的;而如果逞一时之快、不顾他人地纵欲于一时,也许留下的只有虚度年华的空虚和悔恨。 “性革命”从反面告诉人们这一点,使人们学会更好地做人。 向来以“自由”而著称的美国,可以说是“性革命”的发源地和大本营,本来许多人认为“身体是自己的,由自己自由支配,婚姻关系是限制不了的”。但是,据美国《新闻周刊》在90年代中期发表的一项民意调查指出,认为发生婚外性行为是羞耻的占62%;而根据芝加哥大学于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性调查,对婚外性行为,美国人多视为例外,而不是常态,有75%的丈夫和85%的妻子都说他们从未有过婚外性行为。绝大多数美国人仍是和固定的一个性伴侣发生性行为,在1992年这一年中,83%的人只有一个固定的性伴侣,或没有性伴侣。在1969年,只有17%的男子和29%的女子认为“没有爱的性是不快乐或无法接受的”;而到了1983年时,认同这一观点的男子和女子已分别增加到29%和44%。在问及“你想从伴侣关系中得到什么”时,回答是“爱”的占了53%,而回答是“性”的只占1%。 当年,美国的《花花公子》杂志的出现,曾经是“性革命”的一个明显标志,也曾在性放纵中起过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而现在,它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了。在它的全盛时期的1972年,销售量达700万份,而到了1986年已下跌至340万份。它的创办人海夫勒一直是鼓吹“性革命”的先锋,一生沉缅于性放纵之中,他曾告诉别人他曾和上千名女子发生过性关系,但是到了80年代中期以后却宣称要严格奉行一夫一妻制了。 纽约的“时报广场”附近有一条出名的“色情街”,它介于42街和七、八条大道之间,人们称之为“美国最肮脏的街道”。在这条街上,70年代的全盛时期共有20家色情影院,90年代初期只剩下4家。纽约市正在实施一个“42街发展规划”,要使这条街成为大商场和高级办公大楼林立的一条新街道,色情业将被“挤出地盘”,这个位于曼哈顿中城的“色情王国”的衰落已成为无可挽回的颓势。 中国人也是长期地处于性禁锢之中,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逐步开放,这当然是个历史的进步。但是,开放有健康的,也有放纵的、腐朽的。真理只要多向前迈出一点,就会变成谬误,任何事情都要讲究适度,在对待性的问题上尤其是如此,在这方面,西方的“性革命”及其回归确实是一面很好的镜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