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疾病大全首页 > 男人 > 全身
阿米巴痢疾(肠阿米巴病)

概述
阿米巴痢疾,又称肠阿米巴病,是由致病性溶组织阿米巴原虫侵入结肠壁后所致的以痢疾症状为主的消化道传染病。本病遍及全球,多见于热带与亚热带。我国多见于北方。发病率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成人多于儿童,大多为散发,

病因
    慢性患者、恢复期患者及包囊携带者是本病主要传染源。通过污染的水源、蔬菜、瓜果食物等消化道传播,亦可通过污染的手、用品苍蝇、蟑螂等间接经口传播。人群普通易感,感染后不产生免疫力,故易再感染。

症状
    潜伏期平均1~2周(4日至数月),临床表现有不同类型。
   (一)无症状型(包囊携带者):此型临床常不出现症状,多个粪检时发现阿米巴包囊。
   (二)普通型:起病多缓慢,全身中毒症状轻,常无发热,腹痛轻微,腹泻,每日便次多在10次左右,量中等,带血和粘液,血与坏死组织混合均匀呈果酱样,具有腐败腥臭味,含痢疾阿米巴滋养体与大量红细胞成堆,为其特征之一。
  (三)轻型:见于体质较强者,症状轻微。
  (四)暴发型:极少见。
  (五)慢性型:常因急性期治疗不当所致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使临床症状反复发作,迁延2月以上或数年不愈。常因受凉、劳累、饮食不慎等而发作。

检查
    1.临床表现:起病缓慢,症状较轻,腹泻次数少,暗红色呈酱样粪便等。
  2.粪便检查:显微镜下检出溶组织阿米巴为确诊重要依据。
  3.乙状结肠镜检查。
  4.X线钡剂灌肠检查:对肠道狭窄、阿米巴瘤有一定价值。
  5.血清学检查:可用阿米巴纯抗原检测特异性抗体,当体内有侵袭性病变时方形成抗体,包囊携带者抗体检测为阴性。常用间接血凝、ELISA、间接荧光抗体、对流免疫电泳、琼脂扩散沉淀试验等。

治疗
  (一)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肠道隔离至症状消失、大便连续3次查不到滋养体和包囊,加强营养,必要时输液或输血。
  (二)病原治疗:
  1.甲硝唑灭滴灵)。
  2.甲硝磺酰咪唑。
  3.氯散糖酸酯(氯胺苯酯)。
  4.抗生素。
  5.中药:鸦胆子苦参子)仁、白头翁大蒜等均可使用。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收藏此文】【打印文章】【网上投稿关闭窗口
上一编: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下一编:运动神经元病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