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将人们原本平静的生活打乱。在疫情曾经相对严重的北京,人们尽量避免外出,远离公共场所,众多娱乐、健身场所也暂时关门停业。平日里的许多健身爱好者和不少重新认识到锻炼重要性的人们,面对突然变得单调的生活,面临着休闲健身方式选择的难题———既要安全,又要有趣味、易于开展,更要有锻炼效果。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那些运动成为了京城人们的新宠呢?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打羽毛球、放风筝、跳绳、踢毽子、健身路径、骑自行车、爬山,成为了北京人时下最流行的7种健身方式。 打羽毛球 流行程度:★★★★★ 采访现场: 五棵松文体中心南侧有条步行林阴道,道路宽敞,而且旁边的花园里绿草蔓蔓、鲜花丛生,环境很不错。每天早上7点左右,这里的人就多了起来:打羽毛球、踢毽、跳绳、放风筝,好不热闹。正和自己孩子打羽毛球的郑先生说:“以前一直想带着孩子出来玩,但平时工作忙,抽不出时间。非典时期也不怎么上班了,每天带着全家人一起到这里打打球,不但可以调节一下单调的生活,更可以增进家庭的亲情,真的很好。” 相关点评: 无论是进行有规则的羽毛球比赛还是作为一般性的健身活动,都要在场地上不停地进行脚步移动、跳跃、转体、挥拍,合理地运用各种击球技术和步法将球往返对击,从而增大了上肢、下肢和腰部肌肉的力量,加快了锻炼者全身血液循环,增强了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 据统计,大强度羽毛球运动者的心率可达到每分钟160-180次,中强度心率可达到每分钟140-150次,低强度运动心率也可达到每分钟100-130次。长期进行羽毛球锻炼,可使心跳强而有力,肺活量加大,耐久力提高。此外,羽毛球运动要求练习者在短时间对瞬息万变的球路作出判断,果断地进行反击,因此,它能提高人体神经系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它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体育运动。 羽毛球运动适合于男女老幼,运动量可根据个人年龄、体质、运动水平和场地环境的特点而定。当它作为户外运动时,还可使锻炼者吸入新鲜空气,受到阳光照射,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在运动中怡心健体。不受场地的限制,避免近距离接触。具有自娱性和观赏性。因此,经常从事该项体育活动可以发展人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可以提高人们上下肢及躯干的活动能力,改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有氧供能和无氧供能的能力,调节神经系统并提高其抗乳酸的能力,而且能起到增进健康、抗病防衰、调节精神的作用。 推荐指数:★★★★★ 放风筝 流行程度:★★★★★ 采访现场: 在世纪坛东侧草坪,每天都可以看见色彩斑斓的风筝漫天纷飞,而风筝下面的人们奔跑、欢笑,前日里非典带来的恐慌早已被这快乐的气氛淹没了。 一位坐在小马扎上放风筝的中年人引起了记者注意,只见他怀里抱着一个大号的线轴,双眼凝视天空,右手熟练地放线、扯动、收紧……在他的操控下,漂亮的大脸谱风筝迎风而起,扶摇直上,不一会就缩成了蓝天中的一个小点。这位姓李的中年人告诉记者,他是附近一家饭馆的老板,现在饭馆暂停营业,没事就出来玩玩。他说,从年轻时起他就很喜欢放风筝。因为放风筝是一项健身娱乐相结合的运动,放风筝时需要动用 手、腕、肘、臂、腰、腿等各个部位,使全身得到锻炼。从引飞风筝开始,人体肌体各部位都在不停地运动着。当风筝上升或倾斜时,你就需要奔跑、拉线、左右摆动……这些运动都能使身体的相关部位得到充分的舒展。接着,他又笑着说:“当然了,现在放多了,也放油了,坐在板凳上也能放起来。” 相关点评: 放风筝是一项极好的户外运动,可以消除紧张工作后的压力。放风筝使人延年益寿。人们沐浴在明媚的春光中,让身体随放飞的风筝不停地四处奔走,可以使久居室内、气血积郁、内热较大的人,尽情地呼吸新鲜空气,吐故纳新,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达到祛病健身的功效。放风筝时,双眼极目蓝天,可调节视力,消除眼肌疲劳,对改善视力、预防近视有较好的疗效。杜子臣有诗曰:“两手托空理三焦,左右开弓如射雕,树动根定任风摇,气贯长空心火消。”可见,放风筝能迎天顺气,随风送病,百病皆去。 由此可知,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为何如此青睐于放风筝这项运动了。 推荐指数:★★★★★ 踢毽子 流行程度:★★★★☆ 采访现场: 崇文区某单位大院,每天上午10点,楼下的空地上都会准时地聚上6、7个人,一颗上下翻飞的小毽子就是他们快乐的源泉。老马就是这拨毽友中的一个,40多岁的人了看上去却显得那么年轻。常年坚持踢毽、坚持骑车上下班,也许这就是他不显老的秘方吧。受他们的影响,院里很多年轻人也逐渐加入到了踢毽的队伍中来。非典期间,翻飞的小毽子更是从一个变成了两个、三个……最后,同楼层的几个部门索性在楼道里拉上网子,摆上了擂台。不知不觉中,踢毽,竟成为了他们工作间歇最好的娱乐方式。 老马说:“别小看这不起眼的毽子,如果你坚持踢上10分钟,体力消耗还是很大的,它对于腿部力量、稳定性、协调能力都有促进作用。俗话说:‘人老先老脚。'人如果腿脚灵活了,即便到岁数了可能也不限老。你看虽然别人都叫我‘老马',可我看上去一点也不老啊。” 相关点评: 该项目简单易行,成本低廉,趣味性强,不受场地和人数限制,对人的反应速度、协调性、灵敏性、身体柔韧性、腰腹及腿部力量都有很好的锻炼作用。加上踢毽是老北京的传统体育项目,有久远的历史渊源,民间高手颇为众多。从市场热销的情况也可以看出,踢毽仍是京城百姓最喜爱、也最流行的锻炼方式之一。 推荐指数:★★★★★ 跳绳 流行程度:★★★★☆ 采访现场: 天坛公园一隅。每天在天坛公园跳绳的人真是不少。这不,爷孙俩正在一旁跳的欢实。60多岁的李保国老人一看就知道是个高手,清瘦的身材,精神矍铄。随着他手中的跳绳上下飞舞,双摇、双编花、三摇,难度还真大。看得旁边的几位游人眼花缭乱,竟然舍不得离去。而7岁的小孙子别看年纪小,跳绳的“绳龄"竟也有3年多了,在爷爷的悉心调教下,单编花、双编花、三摇竟也跳的得心应手,让人刮目相看。 据李保国老人讲,他们家住劲松,平时没事就骑车来天坛公园玩,踢毽子、跳绳、跑步,目的就是要让小孙子从小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相关点评: 跳绳运动不受气温和环境左右,对场地、器材要求甚小,锻炼效果却非常突出。从运动量来说,持续跳绳10分钟,与慢跑30分钟或跳健身舞20分钟相差无几,可谓耗时少,耗能大的需氧运动。英国健身专家玛姆强调说,跳绳能增强人体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的功能。他的研究证实,跳绳可以预防诸如糖尿病、关节炎、肥胖症、骨质疏松、高血压、肌肉萎缩、高血脂、失眠症、抑郁症、更年期综合症等多种症病。 跳绳作为最简便易行、锻炼效果最全面的健身运动之一,一直被国人关爱有加。近年来,国外一些健身运动专家更是格外推崇跳绳运动。非典期间的再次流行,更揭示了这项运动的强大生命力。 推荐指数:★★★★★ 爬山 流行程度:★★★★☆ 采访现场: 香山公园。最近一直想去爬山,但听说登山的人很多,尤其是周末,香山和八大处每天有5、6000人次。担心人太多,终于挑了一个周三的早上去登山。早上7点多就和朋友驾车出来了,没想到香山车场居然已经快停满了。八点开始往山上走,却看见不少人已经开始下山了。窄窄的山路上,游人不时比肩而行。好不容易来到山顶,俯首远眺,美景尽在眼底,竟有一种莫可名状的欣喜。从此终于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登山爱好者了。 相关点评: 爬山是一项极佳的有氧运动,它可以提高耐力和腿部力量,增强心肺功能。而呼吸着新鲜空气,漫步在青山翠柏间,更是开阔胸怀、愉悦身心的极佳方式。正所谓“征服山峰的过程,也就是征服自己、征服衰老的过程。” 据测定,一位体重在70公斤的男士,假如以每小时2公里的速度在坡度为70度的山坡上攀登30分钟,他所消耗的能量大约是500千卡,这相当于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在游泳池里游上45分钟,或者相当于在健身房里连续做50分钟枯燥的腹肌练习。所以爬山尤其受到想尽快减轻体重的人士的喜爱。 正常的爬山情绪应该精神饱满,精力充沛,自信心强。如情绪低落、心情不佳,把参加爬山作为一种负担乃至害怕爬山时,最好停爬。另外,爬山应遵循渐进原则。许多人过去几乎没有健身的习惯,一要爬山就不管不顾、茫然从事,以致有很多人还没爬多长时间就出现了不适现象。爬山的强度不宜过大,心率保持在120-140次/分钟。非典期间,躲避闹市沉闷空气的人们纷纷来到北京近郊的园林山地,登高望远,吐故纳新。爬山,也一度成为了人们户外游的主要运动项目之一。但因距市区较远的缘故,使得人们只能在周末前来。 推荐指数:★★★★☆ 骑自行车 流行程度:★★★★☆ 采访现场: 国贸摩托罗拉大楼南侧。在记者印象里,摩托罗拉大楼后面总是泊满了小轿车,自行车并不多见。近日路过时,却发现楼下靠墙的地方多了一排自行车,而且大部分都是新车。记者随即采访了一位正在锁自行车的年轻人。张楠是惠普中国有限公司的职工,他说,以前上班都挤公共汽车,现在觉得危险,就改骑自行车了。因为附近的健身房都停业了,而骑车既安全又能锻炼身体,因此现在公司里的不少年轻人都骑车上下班。张楠说:“有些同事还新购置了山地车、变速跑车,现在工会还打算组织员工骑车出去郊游,我们都很赞成。”在谈到非典过后是否还会坚持骑车时,张楠笑着说:“我现在正在考虑买汽车,不知道自己到时候还有没有毅力坚持骑车。但即便真的不骑车上下班了,我也会到健身房里去蹬自行车的。因为现在的年轻人都更关注自己的健康,无论是怎样的生活方式,运动都不能中断。” 相关点评: 自行车运动需要具有力量、耐力,速度,协调,毅力等综合素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有氧锻炼方式,这也是各个档次的健身房都着力推崇的健身方式之一。但是现在新增的许多骑车人,每天骑车只是单纯的作为一种交通工具,而把它作为一项有氧运动来锻炼身体的却并不多见。即便如此,每天骑车上下班的人,或多或少也算是进行了一项体育运动了,只是运动的强度和时间得不到保证。另外,街上汽车排放的尾气以及扬起的灰尘,对选择在马路上骑车锻炼的人多少会有健康影响。 推荐指数:★★★★☆ 健身路径 流行程度:★★★★☆ 采访现场: 六里桥一家属区。傍晚时分,记者路经此地,发现20多件套的健身路径竟然没有一个空闲:并排的4个太空漫步机上几个中老年人“跑”得正欢;旁边的秋千上,几个年轻人一边谈笑一边“荡漾”着;不远处,一对年轻的父母正扶着他们的宝宝坐跷跷板。据小区居委会主任李绣云大妈说:“每天5点多这儿就开始有人锻炼了,早上6、7点钟和晚上7、8点钟是锻炼者最多的时候,来晚的人都得排队。人们现在的心态跟非典前没太大的区别,惟一不同的是运动的人比以往要多,活动也更频繁了些。其实体育运动还是应该天天坚持的好,才有效果。老年人腿脚不太灵便,这些健身器材可就成了他们最喜爱的锻炼方式了。” 相关点评: 无需锻炼者自带器材,是简便易行的户外运动,器材品种多,选择性强,锻炼效果全面。但由于器材是固定的,而且相对集中,锻炼者在使用时难免会有近距离接触,多人使用过的器材或多或少存在卫生问题。因此建议健身者最好自带消毒纸巾,使用前后擦拭健身路径,回家后及时更换衣物、鞋子,并洗手、洗澡。 推荐指数:★★★★☆ 采访手记:让“非常”变成“平常” 突然爆发的疫情,使国人遭受了一场考验。没想到这场“考验”在增进民族凝聚力、提升医疗防护及治疗水平的同时,竟然点燃了全民健身的燎原大火,恐怕这也是大多数人没有预料到的事情。 从4月下旬起,北京各单位开始放假或减少上班时间,北京市民拥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紧接着,北京市各个体育及娱乐场馆的暂停营业,最终把人们更多地推向了户外。非典改变的不仅是人们日常的生活和卫生习惯,还有体育健身习惯。 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非典的流行使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视体育运动。非典期间,44.8%的人选择到户外进行形式多样的体育锻炼活动,其中,北京和广州被访者增加户外运动时间的比例都超过了50%。在北京,每次运动时间在1至2小时和2小时以上的比例之和为48.6%。 由此可见,有专家提出的———“非典把我国的全民健身运动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的看法也不为过了。但是,如何趁热打铁,让科学的体育运动真正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就是我们下一步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了。 对此,北京体育大学的运动生理学教研室副主任曾凡星等专家,在近日召开的“防非典、促健康”专家座谈会上也表示:前一阵,非典疫情在各地肆虐之时,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以及广州体育学院等众多体育院校均无病例,这或许可以说明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人群,自身体质较好,对于疾病的免疫能力比较强,这一点应该给我们带来思考。体育运动最重要的是储备,就是在平时养成锻炼的好习惯,把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由于采访范围的局限,记者在此次调查中所做出的流行程度和推荐指数未必完全准确,近来诸如跑步、打乒乓球、钓鱼、轮滑、高尔夫等运动也非常盛行。但无论是专业的调查结果,或是记者在街头所见的健身景象,都普遍感受到了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朝气。 通过一段时间的采访,记者感悟:在非典之前,如CBA联赛、甲A联赛这类大型的比赛,往往吸引媒体和国人更多的眼球,而关注和参与百姓健身的却不多。从非典盛行时期和现在的所谓后非典时期所表现出来的百姓健身热潮,不难看出,借着这次非典所带来的催化作用,全民健身运动已在更多的人们心中生根发芽了。其实,简便易行的群众体育运动才是离人们最近的文化生活,这也是国内众多体育人士多年来大力倡导的。 记者认为,在非典时期的这些体育活动,可称之为非常运动,是在一个特殊时斯产生的特殊的社会现象,如何让这种非常运动切实地成为人们平平常常的健身习惯,恐怕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真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在我们为大型体育赛事击鼓助威之时,不要忘记让我们自己也投入到健身的热朝中。 来源:《中国体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