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活动与现实环境相脱离,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与个性特征等各方面互不协调、相互分裂的疾病,是精神病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种。 精神分裂症多起病于青壮年,以15-35岁发病最为常见。此病为功能性精神病,即按当前的医学科学水平,还未能发现患者的脑部有明显形态学改变或肯定的生理生化改变。虽然患者一般不存在意识和智能方面的障碍,但发作时不仅影响本人的劳动能力,且对家庭和社会也有不良影响。 精神分裂症可按其临床表现分为两大组:一组称作阳性症状,表现为思维障碍、情感障碍、妄想、幻觉等;一组称作阴性症状,主要是在动力、精力、兴致、情感、礼仪、社交等方面,出现了正常精神功能衰退或缺失,表现为思维贫乏、行为退缩、意志缺乏、不顾礼仪等。 本病的病程在患者之间有较大的差异,多数患者病程迁延,趋向慢性或精神衰退,但如早期发现并尽早给予合理治疗,则可增加预后乐观的机会。 几个定义 思维障碍——具体表现为:一、联想散漫,即言语结构松弛,以至段落与段落之间显得散漫无序、句子与句子之间互不相关、词与词或字与字之间不能组成完整的句子;二、思维阻隔,即突然无故中止正在谈的话题,片刻后再接续原话题或另换话题,且缺乏自知;三、推理奇特,即逻辑混乱,使人不知其所云。 情感障碍——情感迟钝淡漠,情感反应与思维内容以及外界刺激不配合,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特征。最初表现为丧失了较细腻的情感,如对同志欠关心同情,对亲人欠温柔体贴等。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的情感会日益迟钝且淡漠,甚至对能使别人感到莫大痛苦的事情,此人也表现出惊人的平淡。最后,患者可丧失与周围环境的任何情感联系。在情感淡漠的同时,患者可出现情感反应与环境的不协调,及与思维内容不配合,例如仅因为一点小事就勃然暴怒,或含笑叙述自己的不幸遭遇,后者称为情感倒错。 感知觉综合障碍——这在精神分裂症中并不少见,如患者感到脑袋离开了自己的躯体,丧失了体重,身体轻得好像能吹得起来,走路时感觉不到下肢的存在等。 【病因】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很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与本病可能有关的因素主要如下: 遗传因素 临床遗传学研究证明:虽然六成患者是没有家庭史的,遗传因素在本病的发生中仍起一定的作用。有数据显示:精神分裂症具有实质性的遗传因素,且血缘关系越接近,危险性就越高。如果有一名近亲患精神分裂症,自己患病机会为10%。 内分泌因素 本病大多在青春期前后性成熟期发病,部分患者在分娩后急性起病。 三、胎儿时期受感染因素 近期有学者提出:母亲在怀孕初期感染病毒可能使胎儿的大脑神经细胞错位,胎儿娩出并成年后,发生精神分裂症的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四、社会心理因素 有学者认为:社会心理因素在精神分裂症发生中起决定性作用,本病的发生多是在幼年至成年生活中的困难遭遇所造成的。 五、脑结构异常 脑部额叶和颞叶是和思考、记忆、情绪及判断有关。患者的这些组织都较常人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