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求医问药 > 疾病大全 > 内科 > 肾病 > 其他
药物性肾损害相关介绍
http://www.piccc.com ] 点击数: 【字体:
药物在防治作用的同时,还可产生与治疗无关的副反应。甚至毒性反应。药物性肾损害就是临床常见的毒副反应之一。

1、止痛剂肾病
止痛剂肾病主要指非类固醇类消炎止痛剂(NSAIDs)所弓1起的各类肾脏病变,其临床表现类型有:亚临床型止痛剂肾损害;血管动力性肾功能衰竭;急性间质性肾炎3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脏病(主要指慢性间质性肾炎)。各类型中以急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血管动力性肾功能不全较常见。本病发生与止痛剂类型有关,NSAIDs的复方制剂(如APC、去痛片等)的肾毒性更大,可致急性肾衰的NSAIDs,如布洛芬、荼普生、消炎痛、甲灭酸等。不同个体之间止痛剂的危险性不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上消化道出血与急性肾衰可同时发生。

2、β-内酰胺类药物
青霉素类及头抱菌素类药物均可引起急性药物性肾间质性肾炎,用药后二日到数周发病,临床症状以男性和小儿多见,通常蛋白尿多为轻中度,部分病例尿蛋白为3.5克/24小时,血尿,偶有血凝块,嗜酸性细胞尿,脓尿,血清IgE水平增高,偶见一过性氮质血症,一般停药后可望恢复,但也可日趋恶化演变为急性肾功能衰竭(ARF)。

3、氨基糖甙类
本类药物有链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妥布霉素、巴龙霉素等,主要经肾排泄,并在肾脏(尤其是皮质部)蓄积,可致肾小球上皮细胞浊肿、空泡、变性等,表现有蛋白尿、管型尿、尿中红细胞及肾小球滤过减少,严重者可发生氮质血症及无尿,使用常规剂量庆大霉素中毒发生率2%—45%,而致ARF占10%-26%,用本类药物10天以上易发病。

4、磺胺类药物
由于原形磺胺及乙酰化磺胺主要经肾脏排泄,在尿中浓度较高,在酸性尿中溶解度降低,有可能在肾小管、肾盂、输尿管或膀胱内析出结晶,产生机械性刺激和阻塞,引起结晶尿、血尿、管型尿、尿痛、尿少,甚至尿闭等症状,故服药期间应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并同时服用等量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增加磺胺类溶解度,不致结晶,以利外排。

5、甘露醇
181例脑出血病人,急性期使用甘露醇,46例引起肾损害。46例经CT证实的脑出血病人,发病后即给20%甘露醇250毫升静滴,2-4次/日,为防感染并发症,加用抗生素,经治疗4-6天中分别出现尿量减少,尿素氮为18.5-25.8毫摩/升,肌酐为180—568.3毫摩/升,血渗透浓度325-392毫摩/升,尿渗透浓度为510—650毫摩/升,尿蛋白(+--+++)5例,尿红、白细胞(少许—+)6例,颗粒管型3例。209例脑出血病人,有2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分别出现浅中昏迷,恶心、呕吐、抽搐、呼吸急促、少尿或无尿,出现尿红细胞(++--+++),白细胞(+--++),蛋白(+-++)2例,尿红细胞(++—+++),白细胞(+-++),蛋白(+)8例,无尿者可见颗粒管型。

6、抗结核病药
结核病药联合应用,可提高结核病的疗效及降低耐受性,但联合用药较单一用药更易发生急性药物性肾间质性肾炎(D—AISN),如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钠等都可引起D-AISN,间歇用药更易发生,最常见者为利福乎,常呈现发热、寒战、胁腹部痛和无尿,停药后肾功能可望恢复,有时恢复缓慢。

7、喹诺酮类药
本类药物具有抗菌诺广、作用强的特点,目前临床上应用广泛,本类药除对肝脏损伤外,对肾脏也有损伤,如诺氟沙星等药可致血中尿素氮升高,诱发ARF或D—AISN,故有药物过敏史者应慎用。

孕妇与肾盂肾炎


一年轻妇女,怀孕后常感尿痛、腰酸,多次化验小便,被告知末见异常,故也不当一回事。不料腰酸、尿痛症状日益加重,每天排尿十多次,但每次尿量很少,有尿不尽的感觉,而且小便时感到疼痛酸胀。有次,她感到头痛、乏力、恶心、不想进食,去医院检查时,发现小便中有大量白细胞,遂被确诊为急性肾盂肾炎。

孕妇患急性肾盂肾炎发病率较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忽视了早期菌尿症。菌尿症是一种细菌在膀胱内增殖而未出现症状的泌尿道隐匿性感染。当出现一些轻微的腰酸、尿痛症状时,化验小便也可以查不到白细胞,就像文首介绍的那位妇女一样。据研究,约2—10%的妊娠妇女有菌尿症,这并不比非妊娠妇女高,但非妊娠妇女的菌尿症常可自行缓解,很少导致肾盂肾炎或其他感染,而孕妇则很少自行消失,并可发展为急性肾盂肾炎。妊娠期菌尿症若未得到合适治疗,其急性肾盂肾炎发病率可高达20—40%。更有甚者,妊娠期这种隐匿菌尿症若治疗不当,其新生儿死亡率和早产率要比正常者高2—3倍获得正规治疗的患菌尿症孕妇发生早产的概率明显减少。

孕期检查中必须包括尿细菌学检查,不能仅以尿常规代替。尿细菌学检查的方法是取中段尿(即弃去刚溺出的和将结束时的小便,只留取中间时段的小便),在两小时内送化验室做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培养结果如果显示90%为大肠杆菌,计数为105个/毫升以上,即可诊断为菌尿症。如果计数近于105个/毫升,或为混合菌生长,或为非大肠杆菌的其他细菌生长,必须再做一次尿培养,因为这类结果很可能属于假阳性。确诊为菌尿症后,应再做一下药物敏感试验,以便对“症”下药。在药敏试验中可以看出尿中的细菌对哪些抗生素敏感。

那么,如果得了菌尿症或尿路感染时应如何治疗呢?现在不少人对妊娠期使用药物,尤其是抗感染药物心存疑惧,深伯影响母子健康,尤其害怕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有害。对这个问题应有个全面辨证的认识。确实,凡药三分毒,有些药物是不利于孕妇本身或胎儿健康的。但这并不等于说所有的药都不能用。一般说来,抗感染药物对母体的危害并不因妊娠的缘故而变得更为严重,只有少数药物例外,如四环素、雷米封、酯化红霉素等,由于妊娠期中它们的肝胆毒性可能增大,应避免使用。从胎儿角度看,用药就更需谨慎,因为抗感染药物对胎儿的敏感性较高。氯霉素是绝对不能用的,它可引起新生儿发生“灰婴综合征”,其特点是全身呈灰色,伴有心血管衰竭。四环素是典型的致畸药物,它能干扰蛋白质的合成,还可成为钙盐的螯合物,妨碍钙盐进入骨骼。妊娠4个月后应用四环素可引起小儿乳牙色素沉着,颜色变成棕黄色。妊娠最后3个月不能用磺胺类药物,因它可使血清中的胆红素增多,从而导致黄疸。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有肾、耳毒性,要慎用。对于孕妇来说,最安全的抗感染药物是青霉素和头孢类抗生素。以头孢拉啶而言,每日使用2—4克,用药期间充分补充水分,常能迅速控制病情,并使尿中细菌消失。

此外,价廉物美的呋喃啶也较安全,对母体及胎儿均无不良影响。那么孕妇患菌尿症或尿路感染时应用多长时间的药呢?一般主张用7天疗法,治疗结束后2周再作尿细菌学检查,一般7天治疗后菌尿症的治愈率可达75—80%。未治愈的,或反复发生的,可再用药7天,甚至更长一些时间。

必须提醒的有两点:一是要重视孕妇期中的菌尿症,即使未出现显著症状,但极有可能日后发生严重的尿路感染,危及母儿健康:二是千万不可讳医忌药,听其自然,而要在医师指导下合理用药。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打印文章】【网上投稿关闭窗口
上一篇:肾的概念及其知识概述
下一篇:肾移植的相关知识介绍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