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攀升。由于糖尿病不加控制会并发许多严重疾病如心脑血管病、肾脏病、足坏疽以及失明等,所以对糖尿病的治疗正受到人们空前的重视。毫无疑问,对糖尿病进行积极治疗是非常必须的,这有助于延缓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但必须指出,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不宜矫枉过正,不然将引发新的矛盾,给病人带来新的创伤。 一是降糖不宜过度。目前的三大口服降糖药如磺脲类、双胍类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都有一定程度的副作用。用药过量,不仅加重损害肝、肾功能,还会诱发低血糖反应。严重的低血糖反应会对神经中枢带来危害,甚至诱发昏迷,因为大脑神经细胞对缺氧、缺糖最为敏感。关于降糖药物的治疗效果,目前尚有争论。不久前,在美国进行的—项降糖药有效性前瞻性研究发现,磺脲类和双胍类降糖药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增加心血管病病死率的危险性,所以有的专家认为用药应谨慎。虽然目前的证据不足以否定降糖药的使用价值,但过量使用有害无益是勿庸置疑的。 二是热量控制不宜太严格。糖尿病病人也与正常人一样,需要葡萄糖提供ATP供给大脑细胞思维所需能量,供给心血管系统维持血液循环的动力。若强行断掉“燃油”供应,机体运转效率就会大大下降。糠尿病患者控制热量的目的是避免血糖明显上升,但绝对不是指釜底抽薪,干脆不吃少喝了事。实际上,糖尿病患者最需要控制的是动物脂肪和精制糖类,无论病情多么严重,都必须提供满足人体基础生理代谢的原料,像全麦、谷物、南瓜、玉米等是最适合他们的基本营养物质。 三是控制体重不是越低越好,糖尿病患者控制体重有助于提高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细胞负担,但决不是刻意控制营养素,使之变得瘦骨嶙峋。恰恰相反的是,若糖尿病患者体重低于标准体重许多,呈现营养不良体征,则机体免疫抗病能力会大大下降,各种病原体便会乘机而入。对糖尿病患者而言,节食的同时,还应补充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糖尿病与饮食 我国25岁以上的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2.5%左石,其发病原因除了自身免疫和遗传等因素外,主要还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体力活动量减少,饮食摄入量超过机体需要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例如,糖、油、盐摄入过量及嗜酒等。 糖:糖属酸性,食之过重会改变机体正常的酸酸、碱度,降低抗病能力,尤其是用葡萄糖、蔗糖等精制而成的糖果、果汁、甜食等所含的碳水化合物量高,摄入体内可很决被吸收,使胰腺功能持续处于超负荷状态,血糖即会升高。糖摄入过量还会导致铬元素从尿中排出,体内缺铬,胰岛素效能难以充分发挥,血糖居高不下,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会使病情加重,故应限制甜食。在食用含糖食品时,最好选择多糖类的复合碳水化合物,如高纤维的淀粉食品,其产热能少,肠道吸收慢,不会使血糖突然迅速升高。 油:美国学者最近研究发现,诱发糖尿病进一步恶化的最危险因素是脂肪。糖尿病患者不仅要少吃或不吃动物脂肪,而且食用植物油也应限量,不宜过多。植物油也是脂肪,虽说它能提供机体所不能合成的必需脂肪酸,但同样会产生热量,若只注意节制含糖食品,忽视素油的控制,仍然会使总热量超标,不利于降血糖。如果糖尿病患者能坚持把脂肪的摄取量减少到较低水平,将脂肪提供的热能从40%降低到30%以内,就能有效地控制病情,保持血糖的正常和稳定。 盐: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食盐过量,可刺激淀粉酶的活性,加速胃对淀粉的消化及肠道对游离葡萄糖的吸收,促使血糖浓度增高。同时,血液中氯化钠过多,还会间接造成胰岛素作用的减弱。因此,对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冠心病及肾功能损害的病人,每日摄盐量应严格控制在2克以下。 酒:糖尿病患者应当忌酒。酒中含酒精(乙醇),饮酒后,乙醇在肝脏代谢生成乙醛,再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如果患者在口服降糖药时饮酒,尤其是烈性酒,则乙醇代谢会受阻断,使乙醛蓄积于体内,引起头痛、头晕、心悸、皮肤潮红、球结膜充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据报道,乙醇与某些降糖药还有协同加强降血糖作用,可能会发生严重低血糖,甚至出现低血糖昏迷,故糖尿病患者不宜饮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