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少年儿童的总体营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据上海市儿童医院最新研究表明,上海市6-11岁男童的平均身高和体重已明显高于世界卫生组织同年龄儿童标准。然而,与此同时,上海市少年儿童肥胖日益严重,小学生体重七八十公斤者不在少数,有的甚至已达90公斤。上海市儿童医院营养研究室主任蒋一方研究员近日向社会各界呼吁,扭转城市儿童肥胖流行大趋势刻不容缓!
蒋一方研究员介绍说,据对上海市12个区小学营养状况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市小学单纯性肥胖发生率已高达15.6%,超重为14.0%,这两部分人已接近总人数的1/3。小学男生肥胖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生,男女生肥胖平均发生率分别为21.1%和10.0%,男生肥胖率是女生的一倍。而且,男生肥胖平均发生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从一至五年级肥胖发生率分别为17.0%、19.5%、21.0%、22.6%和23.4%。女生肥胖发生率基本保持在一定水平,从一至五年级肥胖发生率分别为9.1%、10.9%、11.4%、9.3%和8.9%。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有一支超重队伍,男女生超重平均发生率分别为15.9%和12.1%。在这些肥胖儿童中,99%的儿童是单纯性肥胖,继发性肥胖只占1%左右。这种现象在全国其他大中城市也都普遍存在。
蒋一方分析说,导致单纯性肥胖流行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
第一是热能和营养摄入过度。孩子热能和营养过度受到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孩子不良饮食习惯三方面的影响。家庭不能提供平衡膳食,出现“三高一低”的特点(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和低膳食纤维)。有些家庭烹调方式不合理,菜肴油水过多。社会方面电视食品广告铺天盖地宣传,严重助长了孩子不良饮食习惯的形成。洋快餐环境舒适,成为学生聚会、生日请客、甚至复习功课的场所。一些营养午餐公司或学校提供的午餐,尚不符合卫生部颁布的学生营养餐的有关要求,质次量少的午餐打乱了一日三餐热量按营养学要求的分配计划。
第二是运动不足。这里所说的运动,不仅指体育锻炼,更指孩子的“勤”与“不勤”。许多家长为孩子包揽一切,不让孩子扫地、抹桌子、洗碗、整理床铺等,不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孩子只吃不动,能量消耗少,就会产生营养和能量过剩。
第三是心理行为因素。这一点往往被大家所忽视。肥胖儿童在心理方面有不正常的表现,他们常常在非饥饿状态下进食。例如,有的孩子看见食物就想吃,有的孩子喜欢边看电视边吃,有的孩子在情绪不好时通过吃来调节情绪,还有的在临睡前一定要吃东西才能入睡。
这些进食行为不是出于机体的营养需要,而是一种习惯,是由不正常的心理因素所造成的营养摄入过剩。他们有时出现自卑、压抑、敏感,并常有占有的欲望,这种心理状态使他们过度进食而缺乏运动,从而产生肥胖。
肥胖对于儿童的危害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认识清楚的,有的甚至认为胖比瘦好。儿童肥胖病不仅是一种人体外观形象,它对儿童的近期影响表现在,因体重的增加而身体笨重,行动迟缓,动作不灵活,容易发生意外。肥胖儿童体内脂肪过多,可使氧气消耗量增加,表现出没精打采、昏昏欲睡,影响学习效果。由于肥胖,活动量减少,稍微活动就会出汗,易疲劳乏力。由于腹腔内脂肪过多,膈肌抬高,妨碍呼吸和血液循环,活动时易产生心慌气短。
肥胖儿童还容易发生性早熟。肥胖的远期危害表现在内分泌代谢变化,成年后患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胆石症、脂肪肝、痛风、乳腺癌、胰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因此,肥胖儿童常常因过度肥胖而影响一生的健康。
如何减少儿童肥胖流行,提高儿童健康素质,蒋一方认为,当务之急是加强肥胖儿童饮食和行为的科学管理,贯彻“健康教育、活动锻炼及饮食文化娱乐三者结合”的方针,开展有组织的规范化的体育活动,充分调动家长和儿童控重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普遍提高胖墩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加强科普宣传,向社会广泛普及“儿童为什么会肥胖”,“肥胖对儿童有什么危害”,“如何防止儿童肥胖”的科学知识。蒋一方提出,最为有效的措施是教育部门将“防止儿童肥胖”列入学校的教育内容,并以此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衡量学生健康素质水平的高低,他透露,他们经研究,已提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科学考核评价体系。他希望教育部门给予足够重视,建议先试点,总结完善后再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