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大会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内分泌研究所陈名道教授,报告了以脂肪组织的分泌功能为切入点研究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最新进展。该报告对肥胖相关影响因子的深入论述,对探讨肥胖的形成及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瘦素对肥胖的影响陈教授在报告中指出,瘦素的主要功能,是对能量平衡及体重进行调节。瘦素基因(即ob基因)被成功克隆后,瘦素受体基因也相继被克隆。人们发现,瘦素受体基因在下丘脑、大脑脉络丛、肝脏、胰腺、肺脏、肾脏和脂肪组织中均有表达。这表明,瘦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动物实验显示,ob基因突变导致血液循环中的瘦素缺乏,是引起肥胖的原因之一。但在获得性肥胖鼠模型和绝大多数肥胖症患者中,其血瘦素水平升高,则提示其存在“瘦素抵抗”。瘦素通过其受体来抑制增加食欲肽(如甘丙肽)和(或)刺激减少食欲肽(如胰升血糖素样肽-1)等共同参与食欲和能量代谢的调节。目前,人们在瘦素与人类肥胖症的关系研究上已有了一些比较明确的结论:瘦素与其受体基因的突变可导致病态肥胖;血清瘦素浓度与肥胖程度呈正相关,肥胖症患者表现为“瘦素抵抗”;瘦素血清浓度的性别差异十分显著,女性的血清瘦素浓度远高于男性,这可能与性激素、脂肪分布部位及女性“瘦素抵抗”有关;瘦素治疗肥胖肯定有效,而且尚未发现由瘦素治疗而引起的全身性不良反应。陈教授认为,由于肥胖症患者多数伴有“瘦素抵抗”,因此,如何克服“瘦素抵抗”是今后肥胖症治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脂联素与肥胖的关系据陈教授介绍,脂联素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可能是一种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的血浆蛋白。尽管脂联素由脂肪组织产生,但肥胖症患者血清中的脂联素浓度却明显低于非肥胖者。有研究表明,体重减轻可增加血清脂联素的浓度。这表明,脂联素在肥胖症的表达上存在一种负反馈的抑制机制。对肥胖和正常体重女性的研究发现,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血清瘦素水平呈负相关,与空腹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程度、BMI及体脂含量也呈负相关。
抵抗素与肥胖及糖尿病的关系
谈到抵抗素与肥胖及糖尿病的关系,陈教授传达的是与之有关的新的研究信息:糖尿病已成为冠心病的等危症,糖尿病已被称为糖脂病及糖肥胖症。高血糖与肥胖及脂质代谢紊乱之间存在联系,其中,抵抗素是联系肥胖与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的重要因素。抵抗素在人类脂肪组织中也有表达,并且在腹部脂肪中的表达是增高的。这提示,抵抗素是连接向心性肥胖和Ⅱ型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病变的纽带。人们在对胰岛素缺乏的小鼠模型进行研究时发现,胰岛素缺乏性糖尿病小鼠的抵抗素水平也是降低的,而给予胰岛素后,其脂肪组织中的抵抗素水平可迅速恢复正常。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肥胖的影响TNFα最早是从巨噬细胞中分离出来的,后来发现,多种细胞如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肥大细胞及脂肪细胞等均可以合成、分泌TNFα。对肥胖鼠的研究发现:脂肪细胞中的TNFα作用异常,可干扰代谢的多个方面,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能预防棕色脂肪的萎缩,并能提高热适应的反应,减轻高脂血症和高瘦素血症的症状。
肥胖症患者TNFα的基因表达增高。TNFα通过对胰岛素反应性葡萄糖转运子的合成以及对胰岛素的信号系统进行调节,来增加胰岛素抵抗,这种作用可以被胰岛素增敏剂格列酮所预防。减肥可以降低TNFα的基因表达及血清瘦素水平,并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及脂质代谢。
类固醇激素对肥胖的影响陈教授接着报告,脂肪组织局部存在类固醇激素代谢的酶类。其中,17-羟类固醇氧化还原酶能促进雄烯二酮转化为睾酮以及将雌酮转化为雌二醇;细胞色素P450依赖的芳香化酶可介导雄激素向雌激素的转化。局部产生的性激素对脂肪分布有重要作用———雌激素能促进乳腺脂肪和皮下脂肪生成;雄激素能促进向心性肥胖的形成。
白介素-6(IL-6)对肥胖的影响
脂肪细胞可以合成数种IL,但以合成IL-1α和IL-6为主。IL-6是具有多种功能的细胞因子,主要参与免疫炎症反应、糖脂代谢及造血等的调节。一方面,IL-6可以抑制脂蛋白酯酶的活性,引起脂肪组织中的脂质沉积;另一方面,在人类乳腺脂肪组织中,IL-6却可以降低磷酸甘油脱氢酶的活性,刺激脂肪的分解。IL-6缺乏的小鼠可出现迟发性肥胖。
陈教授最后指出,脂肪组织能分泌多种多肽类激素和细胞因子,亦表达某些分泌蛋白的相应受体,从而在脂肪组织局部形成复杂的旁分泌或自分泌调控网络,并在下丘脑和胰腺B细胞之间形成下丘脑-脂肪轴以及脂肪-细胞轴,起到反馈调节的作用。因肥胖而增加的脂肪细胞因子产物与心血管病变之间的联系是存在的,故脂肪组织确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器官,它与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紊乱及慢性炎症状态关系密切,它对代谢综合征的影响确实值得人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