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求医问药 > 疾病大全 > 五官科 > 口腔科 > 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mumPs
http://www.piccc.com ] 点击数: 【字体: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腮腺非化脓性肿胀,伴有疼痛。常见并发不同程度的脑膜脑炎,青春期尚可并发睾丸炎及卵巢炎。

    病 因

    中医病因

    祖国医学认为“痄腮”是因感受风温,毒邪内侵少阳胆经,足少阳之脉绕耳而行,经脉失和,气血郁滞,壅阻于颈侧,凝聚面部,故见腮下坚硬弥肿疼痛。

    西医病因

    流腮是由流腮病毒引起,此病毒为单股的RNA病毒,属于粘液病毒组,表面由15~20nm原囊膜覆盖,含有病毒“V”抗原,具有凝血、溶神经氨酸、血凝吸附及溶血的特性,具感染性;膜内有一条对称螺旋状的核糖核酸链形成的内核,含有可溶性“S”抗原,无感染力,可通过补体结合试验检查出来。病毒呈多形性,通常外形似球形,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是由许多亚单位组成。病毒大小为35~540nm。本病毒只存在一种血清型,其抗原结构稳定,具有特异的过敏原,对外环境抵抗力不强。

    流行病学

    全年均有流行,但以冬春季为高峰。

    多见于儿童,1岁以下较少见,成人亦有发病。

    发病机理

    流腮病毒可经眼、鼻、咽、口腔粘膜侵入,病毒粘着在粘膜后进入附近的淋巴管也进入唾液腺,人感染流腮病毒后机体与病毒相互间有三种反应表现:

    1. 当机体有一定的免疫力时,可成为一过性带毒,病毒不

    复制,既无临床表现,也无机体对此次感染的明显免疫反应。

    2.机体免疫力不足时,侵入的病毒可在粘膜淋巴管内(也可能在唾液腺的上皮细胞中)复制并进入血液,引起第一次病毒血症,此时扁桃体及唾液腺带毒也排毒,但临床无明显症状,为亚临床型的隐性感染。

    3.机体无免疫力,第一次病毒血症使病毒进入全身网状内皮系统,并主要在肝脾中复制,引起具有更大病毒量的第二次病毒血症。由于流腮病毒的亲腺体及亲神经性,引起唾液腺、其他腺体(尤以功能活跃的腺体如青壮年的睾丸)及全身任何系统及脏器的损害,临床出现相应的腺体及脏器损害的症状。可以先出现唾液腺以外的其他腺体及系统损害,也可以先损害唾液腺而继之损害其他脏器。机体对后二种发病模式的免疫反应,由于个体差异而不同表现为:

    (1)产生持久而足够的免疫反应,病情恢复顺利,可得到终身免疫。

    (2)当有多脏器损害时,有些人产生的免疫力弱而不持久,病情重而反复发作,或恢复不顺利、或有合并症,偶有后遗症,或第二次发病(但一般不超过2%~4%)。

    感染流腮病毒发病后,机体对病种的二种抗原产生二种相应的抗体。对可溶性“S”抗原的血清抗体出现早,病后二周达高峰,而此时对病毒“V”抗原的抗体才出现,但前者持续时间短,后者长,可达数年,滴度也高。

    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免疫球蛋白各组分:特异IgM阳性率为82%,持续约2~3周。特异IgA阳性率为90%,持续至病后二周,后者意义大;二者与补体结合试验测得IgG浓度间没有明显关系。

    GutJ-P(1995)观察到再发流腮(第二次得病)比原发流腮的血清特异的IgM、IgA、IgG及其亚型与IgG亲和力(avidity)间有不同(ELISA法):前组病人无IgM抗原,比后组有较高的IgG亲和力(P<0.001=、较低的地IgA(P<0.0001=,在IgA亚型:1、2及3间也有较大的统计学差异,对病毒核膜有关的免疫反应IgG3则明显地低(P<0.01=,说明流腮病毒再感染的免疫反应不同于原发感染。事实上在城市15岁儿童的92%已经有流腮抗体。

    病机探微

    中医认为风温毒邪经口鼻而入,壅阻少阳经脉,经脉壅滞,气血郁结,故见腮下肿胀疼痛。足少阳经与足厥阴经相表里,足厥阴之脉绕阴器,当邪毒传至厥阴时,则引起睾丸肿胀疼痛;若温毒炽盛,窜入营分,陷入心包,引动肝风,可出现惊厥昏迷,发生脑膜脑炎。

    病理生理学

    腮腺的主要病变为非化脓性炎症改变,腺体及周围组织充血、水肿,腺泡细胞有混浊及肿胀,或呈坏死并碎解。腺体间质中有浆液性纤维素渗出物伴淋巴细胞浸润。

    诊 断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

    病 史:潜伏期为14~25天,绝大多数是潜伏期14-25d,平均18~19天,67.7%病人为19天。一次感染后得终身免疫,极少再次发病.

    症 状:起病多较急,在腮腺肿大前1-2天先有发热、畏寒、头痛、纳差、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婴幼儿尚可有呕吐。体温上升至39-40℃。

    体 征:

    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及周围肿大,边缘不清,2-3天达高峰。

    体 检:肿块直径可在2~10cm之间,有触痛,质韧,痛不剧烈,表面皮肤不红没有炎症改变,腺体周围水肿胀可很大,达到颈及锁骨上。位于上颌第二臼齿对面颊粘膜上的腮腺管口在病程早期可有红肿.

    实验室诊断:一般自病前5~6天至病后8天可从咽部分离到流腮病毒,唾液为33%

    尿液中在病后4天出现流腮病毒流腮病毒在脑脊液中发病5日内的阳性率为50%以上。

    在发病的2~5天病人鼻咽部细胞学检查,可见75%病人有纤毛细胞损坏,9%可见到多核(4~5个)的巨细胞,多为上皮细胞的核增生引起,在45%病例可见到含有包涵体的细胞,与多核巨细胞同时存在,包涵体均存在于细胞浆内。

    鉴别诊断

    需与流行性腮腺炎鉴别的疾病主要有:化脓性腮腺炎、 颈部及耳前淋巴结肿大、其他病毒所致腮腺肿大(依赖血清学检测而诊断)等,其他疾病如慢性肝病、营养不良、糖尿病或用羟布宗(羟保泰松)及碘化物后可见腮腺肿大,一般为对称性,质软。腮腺管阻塞所致腮腺肿大,如腮腺管结石,有反覆腮腺肿大发作史,须进行×线摄片或腮腺管造影等检查诊断,手术治疗有效。

    预 后

    本病预后良好,但有极个别留下永久性耳聋及男性双睾萎缩后失去生育能力的报道。

    并发症

    合并症有:①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脑膜炎、脑膜脑炎、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炎、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炎及听神经炎等。脑膜脑炎一般于腮腺肿大后3-14d出现症状,亦可在腮腺肿大前1-2周内发病。其临床表现及脑脊液变化与其他病毒引起的脑膜炎或脑膜脑炎相似。预后良好,少数患者脑脊液中细胞数较一般病毒性脑膜炎为高,偶尔超过(1-2)×l09/L,蛋白质在发病早期可升高超过一般病毒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变化,糖量有时减低至220μmol/L以下。无神经系统症状的腮腺炎患者中可有15%-31%出现脑脊液细胞数增加,此种情况为腮腺炎病程中的表现。②生殖器官并发症:腮腺炎病毒好侵犯成熟的生殖腺体,较多见于青春期,常在腮腺肿大后1周出现症状,亦可在腮腺肿前或与腮腺肿同时发生。主要为睾丸炎与附睾炎及卵巢炎。睾丸炎多为单侧性,双侧发病占2%。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恶心、呕吐及下腹痛等症状。并发右侧睾丸炎时,症状可似阑尾炎。睾丸疼痛并肿胀,持续数天至2周,单侧睾丸炎一般不妨碍生育,重者可引起睾丸萎缩及男性不育症。卵巢炎比睾丸炎少见,临床症状轻,有下腹痛,故不易确诊。③急性胰腺炎:在小儿不多见,主要有恶心、呕吐、上腹痛、腹胀等症状,时有发热。血清脂肪酶及淀粉酶显著升高,超过单纯腮腺炎的水平。④肾炎:临床表现不明显,少数患者有面部浮肿及高血压,出现血尿或管型,肾功能大多正常或暂时减低,能自限,偶有发生重症肾炎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情况。⑤其他:包括心肌炎、关节炎、乳腺炎、胸膜炎等。心肌炎多在心电图上显示改变,临床主诉不明显,严重者有房室传导阻滞及停搏,偶可致命。血象中血小板减少的并发症也有发生。

    治 疗

    中医治疗

    治法与方药:

    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行气活血、消肿散结为主。若无表证而有热象的用清热解毒的普济消毒饮为主:黄连、黄苓、陈皮、甘草、玄参、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僵蚕、升麻、柴胡、桔梗,若有毒症,以解毒透邪的荆防败毒散为主:荆芥、防风、羌活、柴胡、前胡、生甘草、川芎、枳壳、炒麦麸、桔梗、茯苓、生姜为引,水煎服。在病初起,邪未入里犯中焦前,不须用里药如黄连,黄苓等。若毒重可加板蓝根、大青叶等,腮肿坚硬而大的可加夏枯草、昆布、海藻并加外敷药,便秘加大黄、枳实、玄明粉;睾丸红肿痛加桔核、荔枝核、延胡索等。

    局部治疗:根据国内已有报道,应用病例较多及疗效较好的方法有许多,常用的有:

    1.青黛3~5g,紫金锭一片(研末)加醋调成稀糊状涂患处,干后再涂,约一日6~8次,涂至疼痛减轻,约4~5日。

    2.以靛青或嫩柳叶膏敷局部,每日1~2次至消肿。

    3.  10ml食醋于砚台内用香墨磨成黑汁,以毛笔涂肿处,每日3~4次,共2~5日。

    4.鲜天花粉、车前草各50g洗净捣烂加少许食盐敷患处,每日1~2次、共2~5日。

    5.鲜仙人掌除去表面绒毛茫刺洗净捣烂敷之,每日2次,共4~6日。

    6.冰片粉加冷米汤半匙调匀敷之,每日2~4次,共1~3日。

    7.六神丸5~10粒以食醋或白酒调敷,每日2次,共2~4日。

    8.黄柏粉与生石膏以3:7比例混匀后,用醋或酒调敷,每日1次,共2~3日。

    9.榆、桃、柳、桑、槐于春天发芽时采枝混合煎煮两次,把两次煎汁一起浓缩成膏,敷局部,每日1次,共3~4日。

    10.赤小豆50~70粒捣成粉,以温水或鸡蛋清或蜂蜜调糊,摊布上贴敷患处,每日1~2次,共2~4日。

    11.鲜蓍草30~60g,分2~3次捣烂取汁加冷开水口服,渣加少许盐敷患处。

    12.明矾50g,雄黄45g,冰片3~5g研成细末密封存用,取3~5g以75%酒精调敷患处,每日2~3次,共1~3日。

    13.以醋将纱布浸湿,敷患处,30分钟至1小时,每日2次,共2~3日。

    14.鲜鱼腥草连根洗净捣烂敷患处,每日2次,共2~4日。

    15.如意金黄散以醋调成糊状,每日1次敷至肿消。

    16.以金不摸根块捣烂外敷,及注射液(每m1含8g生药)每天1次肌注至消肿,认为疗效显著。

    17.以磁疗每日l~2次,每次20分钟可使8

    0%症状及体征在治疗72小时内消失。

    18.超短波:目的在于改善局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使血管通透性增加,使炎症局限化,加强吸收减少局部渗出,有利于消肿;并可使治疗局部钙离子增加,钾离子减少,局部组织的兴奋性减低并进入抑制状态,以达到镇静目的,适用于基本上已不发烧的腮肿病例。

    针灸:

    (1)刺络疗法:取患侧少商、小泽穴,局部以2%碘酒消毒,以三棱针快速刺入少许后挤血,一般挤出数滴,用消毒干棉球拭去,再用2%碘酒消毒,98%病例一次治愈。取耳穴:腮腺、额、枕、内分泌、皮质下(患侧或双侧),用三棱针或其他就便器材点刺以上穴位,挤出少量血液并用于消毒棉球擦净,仅采用一次性治疗,可不用其他任何药。也有仅在患侧耳尖放血,挤出6~8滴后即可。

    (2)针灸疗法:①电针合谷、角孙穴(均双侧)及患侧流腮刺激点(肿大的腮腺上缘)或在腮腺周围针刺治疗。或从翳虱、颊车、下关、上关、耳门、大迎、合谷、风池等穴,每次取3~4穴,,一日一次针刺治疗,留针15~20分钟,隔7~10分钟捻转一次。也有取翳风穴,疾刺入针5分钟再退至皮下,再斜向耳垂下透入耳下以清解少阳之郁热,并可宣散病灶局部气血之壅滞。

    (3)灯火灸疗法:即用柴头或浸油灯草点的耳穴下屏尖(肾上腺)或取角孙穴配大椎穴。耳穴下屏尖可刺激下丘脑-肾上腺皮质的活性,提高机体抗炎、抗过敏、抗病毒的能力,可迅速抑制和杀灭流腮病毒。点灼时有瞬间发出响声为准(有轻度的伤),灼后有痛痒感觉,反应越明显效越好。

    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适当休息,发烧病人应卧床,食物以软食或半流质饮食为宜,多喝水,注意口腔卫生。卧床休息5~9天可使病程恢复更顺利,可明显减少其他脏器的损害,尤其是成年人,是防止和减少睾丸炎发生的有效办法。为防止胰腺炎,避免过饱及酸辣味食物并少吃淀粉及脂肪,若有胰腺炎可能时可吃些乳品及蔬菜水果等,若已发生要禁食一段时间并按胰腺炎处理。保持口腔卫生,每次饭后要漱口或刷牙,早晚以盐水、2%苏打水等漱口。

    由于还没有特定的抗流腮病毒的药物。在临床认为有抗病毒作用,治疗例数较多,疗效优于对照组的药物有以下几种:

    2.病毒唑  是人工合成的广谱抗病毒药,主要是通过抑制肌苷酸5-磷酸脱氢酶,阻断肌苷酸变为鸟苷酸从而抑制病毒核酸的合成。用量是每日10~15mg/kg,溶于5%葡萄糖静点,同时加服中药可使各种症状比对照组缩短1~2天消失,疗程3~5天。

    3.潘生丁  近年证明潘生丁有抗病毒作用,在体内能稳定地诱导干扰素,用量是每日3mg/kg,分二次饭前口服,与局部敷药同用,用药3天后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8/102,76.5%比24/102,  23.5%)。

    4.激素的应用  目的是利用其非特异性的抑制炎症作用,减轻中毒症状,解除病人痛苦,是一个暂时性的治疗药物,故疗程以3~4天为宜,主要用于有脑膜脑炎或睾丸炎等临床较重病例。一般采用口服泼尼松,成人每天30~40mg,小儿递减。

    5.对症治疗无明显发热及局部疼痛的轻型病人,除一般治疗外,不必给其他治疗,遇高热或明显全身症状者,必须给对症治疗。

    (1)体温超过39℃时可给阿司匹林及其他解热药物。

    (2)睾丸炎局部疼痛剧烈者除口服泼尼松外,可用0.25%奴夫卡因20ml或0.5%~1%普鲁卡因15~20ml精索周围封闭,若睾丸肿胀厉害不易从阳囊摸得腹股沟皮下环时可采用、腹股沟封闭、封闭疗法能大大减轻病人的痛苦,消肿也较快,此外睾丸应以丁字带固定。有认为每天给乙烯雌酚5mg,可明显减低睾丸炎发生率,疗程3~4天。

    (3)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降低颅压可给高渗葡萄、甘露醇或山梨醇等静点每日1~2次,以减轻脑水肿。

    (4)有胰腺炎时,腹痛明显可给阿托品或山莨菪碱,停止饮食,必要时胃肠减压,清洁灌肠、静脉输入10%葡萄糖及生理盐水,注意水电平衡,病情缓解后给流食或

    半流食。

    (5)减轻局部疼痛,以药物敷局部治疗。认为外敷药功力直达肤腠、能疏通经脉,协同口服药物作用,使软坚散结以消肿止痛,使病情减轻病程缩短并治愈。

    历史考证

    流行性腮腺炎(流腮)在公元前640年《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就有记载,是最早记载的临床疾病之一,属于时疫病,中医叫“痄腮”、“蝓蟆瘟”等。公元5世纪Hippocrates首先描述了本病的临床特点,从他记载至今对本病研究认识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8世纪初至19世纪中,确认本病有广泛的流行性,至19世纪已在全世界流行;第二阶段对本病的临床表现研究更为准确,主要是腮部及颈部的肿大,并认识到有非典型的病例存在,同时也发现有其他表现,甚至在没有耳下腺肿大或耳下腺肿大很轻微时,就有面神经炎症。因此在1984年Romanovski就把流腮分为二个主要型:肿瘤型腮腺炎(parotitis sarcosa)及神经型腮腺炎(paratitis  nervosa)。  1883年Troiski就认为脑膜炎、睾丸炎并不是流腮的合并症,而是同一病原引起的临床常见的一种类型,并与其他学者认为流腮是局部损害的疾病的观点相反。在这一阶段也证明了本病是一种传染病,故在19世纪末对它的临床、发病机理、病理解剖、传染性、流行病学等方面就已有了较丰富的观察。第三阶段是开始实验动物感染的研究,  1930年在传染猴子时,得到与人一样的腮腺炎表现。1934年Johnson同Goodpasture从患者唾液中首次分离到病毒,并发现鸡胚是病毒的敏感宿主,这推动了对流腮病毒及本病认识在理论上的发展与提高。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打印文章】【网上投稿关闭窗口
上一篇:腮腺炎和男性不育
下一篇:什么叫流行性腮腺炎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