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 本病系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壮年,与体质有关。中医称之为“白屑风”。 [临床表现] 1.基本损害为黄红色斑片,伴油腻性鳞屑和结痂,有不同程度的痒感。 2.常分布于皮脂腺较多的部位,如头皮、面、背、腋窝、会阴等处,可泛发全身。 3,随部位不同,表现也不同。如在眉、鼻翼、外耳等处,重者常覆以黄色厚痂;皱襞多摩擦部位,常伴有糜烂、渗出;躯干部为不规则色素轻度减退,或浅黄红色圆形或椭圆形斑片,边界清楚,覆以檫秕样鳞屑。 [诊断] 1.根据本病临床表现特征,即可诊断。 2.需与银屑病(好发于肘、膝伸侧,常侵犯全身,疹色淡红,被覆银白色多层鳞屑,有点状出血现象)和玫瑰糠疹(皮疹为横列椭圆形,长轴与皮纹一致,性质干燥,经过短促)等鉴别。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内服药治疗:维生素B2、B6或复合维生素B;瘙痒甚者可给予抗组胺药;病情严重者可短期使用皮质激素,如强的松30mg,每日分次刚艮。还可应用四环素或红霉素0.25g,每日4次。 (2)外用药治疗:硫黄制剂和皮质激素霜剂或软膏。头皮损害可用煤焦油制剂,如泽它洗剂;还可用2甲。酮康唑洗剂(采乐)。 2.中医药治疗 (1) 内治法 ①风热血燥:皮损以干性为主,基底微红,上覆粉末状鳞屑,舌红、苔薄,脉弦细。 治法:散风清热,养血润燥。 方药:荆芥10克、防风10克、牛蒡子10克、生石膏30克(先煎)、侧柏叶15克、生地10克、玄参10克、麦冬10克、当归10克、天花粉10克、甘草6克。 ②肠胃湿热:皮损以湿性为主,多为红斑、糜烂、渗出、油腻性厚痂,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化湿通腑。 方药:茵陈15克、栀于10克、生大黄6克、黄芩10克、龙胆草15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车前草15克、生甘草6克。 (2)外治法:可选用“侧柏叶酊”或“颠倒散”洗剂外搽。 [预防与调养] 多食新藓蔬菜、水果,少食油腻食品及甜食,忌饮酒和辛辣刺激性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