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传播途径可分为后天(非胎传)与先天梅毒,各据其有无传染性又分为早期与晚期梅毒。 (一)后天梅毒 1.一期梅毒 属早期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症状为硬下疳,大部分发生于生殖器部位,男性多在阳茎包皮、冠状沟、系带或阴茎头上,同性恋男性常见于肛门、肛管或直肠,女性多在大、小阴唇或子宫颈、乳房,极个别的发生舌部损害。性交后,梅毒进入体内,先在局部增殖,引起炎症性浸润,然后进入淋巴管,数小时内即可浸入附近的淋巴结,进入血行,几十小时后即能在骨髓、脾脏、睾丸等处出现,很快遍及全身各处。硬下疳出现在性交后2-4周,开始时为一丘疹或米粒大小红斑,以后隆起,形成豆大至指头大硬结,多为单发,很快破溃糜烂,有浆液性渗出,渗出液内含大量梅毒螺旋体,故传染性较强。硬下疳的特点是:(1)触诊有软骨样硬度;(2)无疼及压痛(无继发感染时);(3)损害数目通常仅一个;(4)损害表面清洁;(5)不经治疗,经3-4周自然消失,不留痕迹或留有轻度萎缩性疤。接受不足量的抗梅治疗或外用药治疗,可见到不典型的硬下疳。 硬下疳出现后数天,一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以后另一侧也肿大。这些淋巴结的特点为:(1)如手指头大小,较硬,彼此散在不融合;(2)无疼痛与压痛; (3)表面皮肤无红、肿、热等炎症现象;(4)不化脓;(5)穿刺液中含有螺旋体。 硬下疳初期,大部分病人的梅毒血清反应呈阳性,以后阳性率逐渐增高,硬下疳出现7-8周后,全部病人血清反应为阳性。 硬下疳如不及时治疗,经3-4周自然消失。但病变并未痊愈,处在进入第二期梅毒的潜伏期阶段,若此期能得到及时诊断和充分治疗,可迅速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一般愈后情况良好。 2.二期梅毒 一期梅毒在出现硬下疳,梅毒螺旋体由硬下疳附近的淋巴结进入血液传播到全身,使人体几乎所有的组织及器官受累,经过6-8周的潜伏期,可出现低热、头痛、全身不适、肌肉和关节酸痛、食欲不振。浅淋巴结大、皮肤粘膜疹、骨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及脑膜炎等症状。这一段时期,临床上叫作二期梅毒。二期梅毒疹表面梅毒螺旋体很多,因此传染性也最强。 二期梅毒主要有以下表现: (1)二期早发梅毒疹。其特点症状复杂,疹型多样,损害分布广泛、稠密、对称、无融合倾向、境界清楚、呈铜红色、不痛不痒;血清反应呈强阳性;不治疗也可完全消灭。疹子形态虽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班疹型:本型常见。主要分在躯干、四肢近端内侧。皮疹大小不等,多为1-4 厘米直径大小的红斑,常为椭圆或圆形,铜红色,境界清楚,可自然消退。 丘疹型:此型易常见。疹子约米粒、黄豆到指甲大小,坚实,浸润明显,呈铜红色,境界清楚,有的表面有鳞屑,类似银屑病,躯干、四肢的屈则及掌跖等多见。 脓疮型:本型少见。多发生在身体虚弱的病人,全身症状较重。皮疹表现类似痤疮、痘疮样、蛎壳样及深脓疱疹样,愈后遗留疤痕。 扁平湿疣型:此属于湿丘疹型梅毒疹。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或皮肤易摩擦的部位,如大小阴唇间、肛门、包皮内、股内侧、腋窝、乳房下等。湿丘疹互相融合,呈隆起表面平坦,有时呈疣状或乳头状,表面湿烂,大量渗出液内含有梅毒螺旋体。 脱发型:常发生于颞颥部,呈虫蚀状,弥漫性少见。梅毒性白斑:有色素消失,可持续数日。粘膜损害:一种是粘膜红肿,另一种是粘膜呈线糜烂状,有渗出物凝结其表面形成灰白色的粘膜斑。 (2)二期骨骼损害。由于梅毒螺旋体侵犯了骨骼及骨关节引起的,无明显炎症现象。本期特点为在晚上和静止休息时疼痛加重,而白天及活动时较轻。多发生于四肢的长骨,亦可发生于骨骼肌的附着点处,如尺骨鹰嘴、髂骨嵴及乳突。在初次接受治疗时有增剧反应。 (3)二期神经梅毒。多为无症状性神经梅毒,虽无症状,但脑脊液有异常变化,如蛋白增多,淋巴细胞数增加,脑脊液VDRL试验阳性,胶体金曲线异常等。还可发生脑膜炎,脑血管梅毒及脑膜血管梅毒等。 (4)二期眼梅毒。可发生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脉胳膜炎、视神经炎和视网膜炎等。 (5)二期复发梅毒。因治疗不彻底或病人免疫力下降,二期损害消退后可重新出现。时间是在感染后,一二年内。可有皮肤粘膜、眼、骨及内脏损害复发,最常见者为皮肤粘膜复发,其损害与二期梅毒大体相似,但皮疹数目较少,分布比较局限,群集的倾向较二期时更为明显,破坏性较大,好发于肛周、脐窝、腋窝、阴部、及掌部。 血清复发最为多见。血清复发是其它复发的先兆。血清复发时,可无其他症状,而有其它复发时,通常先有血清复发。 3.三期梅毒(晚期梅毒) 发生于感染2-4年后,多为皮肤粘膜及骨骼的损害。感染10-20年后可侵犯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重要脏器。三期梅毒的特点是传染性很小,但对组织的破坏性很大,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三期梅毒主要有以下表现 1.三期皮肤梅毒疹 此损害发病率高,约占晚期梅毒的50%。其主要表现为:结节性梅毒疹,结节如黄豆大到蚕虫大小,集簇成群,高出皮面,常呈铜红色,触之硬韧,中央呈吸收消退,外缘向外扩展出现新发疹,形成环状或多环状,损害破溃后形成溃疡,边缘堤状隆起,持续时间较长,愈后可遗留萎缩性疤痕,多见头面部及四肢;梅毒瘤,开始为皮下硬结,逐渐扩大,中心坏死软化,最后破溃形成溃疡,境界清楚,边缘锐利垂直,周边呈堤状隆起,溃疡表面有少量粘稠浓液似树胶状,所以也称之为树胶样肿,损害多发于额、小腿外侧、胸及前臂等处。 2.三期粘膜梅毒树胶样肿常侵犯口腔粘膜及鼻粘膜,可破坏悬雍垂和扁桃体,引起硬腭,鼻中隔穿孔;可破坏鼻骨使鼻梁塌陷,形成鞍鼻,舌部树胶样肿破溃后,疤痕挛缩变硬,发音不清。 3.三期骨骼梅毒 以骨膜炎为多见,常侵犯长骨。与二期骨骼梅毒基本相似,但分布较局限,不对称,疼痛较轻。 4.三期心血管系统梅毒 为晚期梅毒中最严重的内脏梅毒,影响患者健康及劳动力,甚至危及生命。心血管梅毒主要有单纯性动脉炎,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常与梅毒性主动脉瘤并发。心脏向左下扩大,主动脉瓣区有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脉压增加(收缩压高,舒张压低,压差增大),水冲样脉,指甲毛细血管搏动。严重时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导致死亡。血清反应阳性。 5.三期神经系统梅毒发病率高,治疗困难,预后很差,中枢神经受侵犯后主要表现可以保持为无症状神经梅毒,也可表现为梅毒性脑膜炎。 (二)先天梅毒 患儿年龄在2岁以下,属于早期先天梅毒,有传染性。超过2岁的属于晚期先天梅毒。 1.早期先天梅毒 患儿一般到出生后三周时才发生临床症状。婴儿消瘦、形似小老头。梅毒性鼻炎为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因流涕、鼻塞以致呼吸与哺乳困难。鼻炎对症治疗无效。鼻分泌物既可呈脓性,也可呈血性,可有很多梅毒螺旋体,抗梅治疗后很快好转,12小时后不再有传染性。喉炎造成声音嘶哑,表现为失音性啼哭。口腔内有粘膜斑。贫血、肺炎、淋巴结、肝、脾和睾丸肿大。 皮肤症状可以在出生时出现,或在出生后数月时发生,可以有各种损害。梅毒性先天疱疹(后天梅毒无此型表现)具有特征性,常为疾病严重的表现,但少见,可见甲周炎与甲床炎,指甲失去光泽,脆弱易脱。毛发弥漫或成片脱落,骨骼可见骨骼炎与骨膜炎。 2.晚期先天梅毒 临床表现大致与后天三期梅毒的表现相同。多发生于2岁之后,3岁以后发生者少,主要表现有:实质性角膜炎,一侧或双侧眼角膜周围发炎,以后漫弥混浊,视力减退,常引起失明。上颚门齿发育不良,呈“螺丝刀”样,称郝秦森 (Hutchinson)氏齿,到青春期由于第8脑神经障碍,引起神经性耳聋。亦常常并发前庭器官障碍。若在鼻中膈和上颚骨髓发生树胶肿、穿孔,愈合后形成马鞍鼻,成为永久性标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