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灸疗法源远流长,是中医传统医学外治法中的一种,也称“药物发泡”和“敷贴发泡”。
天灸的“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三个庚日。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等在冬天容易发作的宿疾,宜在阳气旺盛的夏季进行预防和治疗,以减轻其在冬季发作时的症状和病情。
三伏天灸疗法的操作方法规范而简便易行,首先将我们临床反复实践精心选取的中药放入沙锅粗炒,并研成粉,加新鲜生姜汁调匀成膏状,制成天灸药膏备用。用时取油纸一张(1×1cm),置药膏于油纸上,制成薄层,加麝香少许于药膏表面,按照三伏天的不同时间敷贴于颈、背、腰部的督脉、膀胱经的不同穴位上,贴敷约4-8小时,但具体的时间可因人而异,患者局部出现痒、痛、起泡等不同反应,可提前去除药膏,反应不明显的可稍延长敷贴时间。须注意在进行敷贴治疗的当晚不可洗澡。
现代医学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顽固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脱敏疗法和药物疗法两种,然而脱敏疗法由于存在适应症有限,且不能改善气道炎症反应,副作用较大,会诱发哮喘,甚至造成过敏性休克等弊端,其应用已日益减少。药物疗法则存在对部分病人效果不佳或容易复发,长期大量使用激素类药易引起合并症,儿童使用吸入剂易出现吸入量不易控制,使用不当易损伤道粘膜甚至产生一定的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等问题。而中医传统的三伏“天灸”疗法则以其“高效、安全、经济、副作用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推广应用。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开始应用天灸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顽固性呼吸系统疾病,至今已开展该疗法二十余年,临床疗效显著。特别是在减少激素用量,延长缓解期方面功效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