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这部电影所讲述的故事,听起来,确是有些令人匪夷所思,难于理解,但我相信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我有一位朋友的孙子在美国出生、长大,一年前随父母返穗探亲。一日见到一位小伙伴的脖子上满是一条条的紫痕,就忙问是不是有人欺侮了他,打了他,解释了半天,他才明白这是治病所造成的。中西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由此可见一斑。
很多人都曾有过刮痧的经历:在疾病袭身之时,整个人有气无力,此时刮一刮,虽说当时有点疼痛难忍,但过后却是头清神爽,异常舒畅。翻开《现代汉语词典》,我们可以看到刮痧一词的释义:一种民间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用铜钱等物蘸水或油刮患者的胸、背等处,使局部皮肤充血,减轻内部炎症。
在以往,刮痧多是用瓷汤匙、5分钱币、铜钱等物来刮,而现在则有了专用的刮痧板。其实,民间的刮痧也包括拇指和食指捏提或拔特定部位。因刮治方法和习惯上的不同,又称为揪痧法、捏痧法、放痧法或刮脊疗法等,其目的都是治疗疾病,统称为刮治疗法。
民间所说的痧是指夏、秋季的暑痧,即羊毛痧、标蛇痧、蚂蝗痧、绞肠痧、吊脚痧等,主要症状有头痛、全身疲倦、四肢酸软无力、纳差、时冷时热,相当于西医的重感、中暑之类的疾病。因此时在皮肤上可刮出紫红色血斑(小出血点),故称为发痧。除感冒和中暑外,刮痧疗法的适应症还有头昏脑涨、神经衰弱、各种痛证、晕车晕船及水土不服等症。
刮痧疗法的作用原理是以中医经络学说理论为指导的。通过刮痧,可产生两种作用:一是刺激经络某一穴位,产生的神经反射致经络疏通从而达到调和气血的目的;二是使某些特定部位的肌肉松弛、毛孔扩张而起到散邪解肌的作用。通过舒经祛邪,使经络气血通畅,促进体内新陈代谢,使汗腺及时因充血而得到开泄、汗解,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常用的刮痧部位有脊椎两侧、肩部、结喉两侧、胸部、腿和肘弯内侧、患部及异常反应点等处。根据不同的病征,选定相应的刮痧部位,如头面、五官疾病,刮颈椎两侧;心、肺疾病,刮胸椎15节两侧。术者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刮痧板或铜钱、瓷汤匙(边沿完好无损)等蘸油(植物油)、温水或随症配制好的药液,在病人某部位的皮肤(按上述原则选定);自上而下或从内向外反复刮。油或水干了,再蘸再刮,直到皮肤出现密集的紫红色条状丘疹(出现淤血斑痕更佳)为止。不宜来回刮,手法力度要适中。
至于刮多少条为宜,应视病情而定。按民间习惯:颈椎刮5~6行;胸、腰、骶椎刮2~4行;结喉两侧刮4~6行;胸部刮2~3行(横刮);膝弯内侧刮2~4行;肘弯内侧刮3行。每条长度约6~10厘米,每行间隔1.5~3厘米。以指代器的拧(捏、揪)痧法,即用食指、中指半屈张成钳形,蘸油或水在印堂穴、太阳穴、颈项等部位反复拧,直到皮肤出现红、紫色痧痕为止,效果与用器具刮相同。
在刮痧过程中,以下几点是需要注意的:
①施术场地应选择避风处,使病人免受风寒而加重病情。
②刮治过程中,为让病人感觉舒服,应随时更换体位,切忌勉强。
③病人体弱消瘦,背部脊骨凸起的,不刮背部,改刮颈部或在其他部位上多刮一些,同样有效果。
④部位选取及刮的数量应视病情而定。一般刮处皮肤呈现紫黑色为病重,应多刮;肤色鲜红或不易刮出痧痕为病轻,可少刮。
⑤切忌干刮,力度要适中,保持所刮皮肤部位的润滑,尽量减轻病人的痛苦。
⑥术中病人出现冷汗不止,又吐又泻,脉搏微弱,应停止施术并转送医院处理。
总而言之,刮痧疗法既传统又简单,并能随时随地进行,尤其在医疗条件缺乏的地区,对于小病小痛,这种疗法可谓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重要的一点是要注意刮具的清洁消毒,以免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