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疗法是吸引疗法的一种。蚂蟥头部有腺体,吸吮时能分泌一种毒液,使血液不凝聚,本疗法流传已久。唐代《本草拾遗》中载:“赤白丹肿……以水蛭十余条,令咂病处,取皮皱肉白为效。冬月无蛭,地中掘取,暖水养之令动。先净人皮肤,以竹管盛蛭,合之须臾,咬咂血满自脱,更用饥者。”明代《薛己医案》中记载,治疗痈疽初起时,“先以笔管一根入蚂蜞一条,管口对疮口,使蜞吮脓血,其毒即散。如其疮大,须换三四条。”目前在我国农村仍有应用本疗法。
[基本内容]
一、 根据病情轻重、部位大小选取蚂蟥。病轻部位小,用1-2条;病重部位大,用3-5条。
二、 操作方法
1、 准备内径与蚂蟥粗细相称的竹管数根,将蚂蜞 1条,装入竹管内,然后将竹管口对准患处,让蚂蟥吸吮其脓血或瘀血。
2、 吸吮后,将患处用消毒纱布揩净。也可再敷消炎纱布或清热解毒的新鲜中草药,如紫花地丁,连钱草等。
3、 本疗法可连续应用,一般3-5次,或以脓血净、肿胀消退为度。
三、 治疗机理
古代医家应用本疗法,乃取“以毒攻毒”之意。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新鲜的水蛭腺体中含有一种抗血凝物质,故而有效。
[临床应用]
本疗法主要用于痈疖疮疡、毒蛇咬伤等。
一、 痈疖疮疡
取蚂蟥吸吮患处,根据患处的范围大小,可选用3-10条蚂蟥,逐一吸吮患处。
二、 毒蛇咬伤
在采取积极抢救措施的同时,可用数条轮流吸吮伤处,以吸去毒血为度。最好在吸吮后,取新鲜连钱草适量捣烂敷在伤口处。
三、 血肿不退(指外伤后血肿数天不退)
取蚂蟥在肿处吸吮,每天2次,以血肿消退为度。
[注意事项]
凡对蚂蟥吸吮治疗心怀恐惧或过敏者,一般不宜采用本疗法。
治疗时,先将患处用生理盐水冲洗为佳。吸吮后一定要揩净。根据疾病的需要,可在蚂蟥疗法的同时,配合应用口服药物或其他疗法,以免延误病情。
[按语]
本疗法是民间流传的一种古老的疗法,在江南水乡应用广泛,值得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