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日常饮食越来越丰盛多样、讲究营养。然而,医学研究表明,患有胃溃疡、神经性厌食、幽门痉挛、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精神病等心身疾病者不少,究其原因之一,是与人们忽视用餐时的心理卫生有关。
用餐时的心理卫生,是指人在进食时的心理反应。当一个人在情绪高涨和恐惧不安的心理状态下用餐,就属于“心理不卫生”。反之,进餐时心情舒畅,充分享受饮食的乐趣,就是“良好的心理卫生”。大量研究数据表明,人在心理不卫生状态下进餐时,消化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失调,食道、胃、肠括约肌产生强烈收缩,从而引起食欲锐减、恶心、呕吐及消化系统的功能紊乱,促使人体器官全面受到损害。
据医学专家调查发现,造成用餐时心理不卫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在心情不愉快时用餐,边吃饭边生闷气;夫妻间喜欢在用餐时话不投机甚至发展到口角吵闹;很多家长喜欢在餐桌上教训孩子,弄得孩子边吃边哭;更多的家庭习惯于边吃边看电视,几乎是“食不知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