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半封建社会时,人均寿命为30至40岁,如今达76岁。“人生七十古来稀”的俗语,早该作古。记得臧克家先生在给诗人艾青80寿辰时的祝辞中说:“八十是少年,九十是青年,百岁是中年,一百五十岁是老年。”臧老的预言并非童话。当今百岁老人已不为鲜见。早在1990年,我国百岁老人就逾6000人。目前,法国百岁老人有6200人,日本达1万多人。
据医学专家研究的资料表明:人的寿命可延至120岁至150岁。当然,想要活到150岁,必须有良好的生存环境。它包括社会大环境和家庭小环境。在这方面,日本的做法很值得借鉴。1998年8月28日,日本厚生省公布的《1997年简易生命表》表明,日本人男女的平均寿命均居世界第一。其主要原因就是生存环境好,绿化称雄于世,培育了无污染的作物和禽畜,居民区无滚滚尘烟;家庭和美,老人多与子孙共处;良好的社交环境,老人受年轻人尊重,善学习且乐于助人。从我国不少人口调查资料中也不难看出,凡是百岁老人,其所处生存环境良好、家庭和睦、心情舒畅。因此,现代医学认为,心情愉悦可以推迟人体的衰老。
尽管百岁与当今人类平均寿命仍有很大差距。但是,就我国人均寿命而言,从半封建社会至今,50年间,人均寿命大约翻了一番。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人口素质的提高,人过百岁,并非幻想。当然,这需要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努力。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老的含义,“七十还是小弟弟,六十睡在摇篮里”,用心理的年轻,战胜生理的衰老,不断提高生命质量,注重心理养生,保持心理健康,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