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年人群体中 ,老年期精神障碍如痴呆、抑郁等为数不少,国外报道大约在10%-20%之间。我国的患 病率总数占调查人口数的5.5%-10%,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目。在2000年,我国不少城市老年人口比例将接近 或超过10%,如此算来,至少有几百万的老人存在着精神障碍。对他们的治疗、护理以及社会服务等将成为21世纪的一大社会问题。
如何给老人更多关心,真正做到老有所养,使老人幸福欢度晚年,是家庭以及社会责无旁贷的义务。 而提高老人群、特别是易感人群(精神障碍,尤其是痴呆的照料者便属于易感人群之列)的生活质量是 精神卫生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伴侣动物为老年人创造更多社会交往的机会
最近,美国兽医学和生物学专家通过研究发现,伴侣动物和其年迈的主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有利于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拥有伴侣动物的老人生活更愉快,寿命更长。
暮年的生活会出现许多变化,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继续维持与社会的交往。社交活动可减轻孤独感,增加生活情趣。随着配偶及亲朋好友的相继离世,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在失去人间亲情的情况下生活,而保持社交关系对于人体健康和培育美好感受是非常重要的。人和伴侣动物之间(特别是狗、猫)的关系远在 他失去亲人之前就已存在,一旦不幸发生,这种关系便会使人感到亲情的慰藉依然存在。伴侣动物使爱心和 亲情得以延续,通过相互间建立彼此熟悉的亲切交流,可部分地满足老年人的社交需要。由美国科学家在加 拿大安大略州惠灵顿县做的一次调查表明,伴侣动物拥有者的身体状况比不拥有伴侣动物的人好。其中部分 原因是因为伴侣动物饲养者一般活动量大而多,身体也就健康。
伴侣动物-老年人生活的添加剂
伴侣动物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平添一个关注的焦点,使他们去关心宠物的种种需要,给宠物提供饮食, 有的还要每天带着去散步。因此,平时活动很少的老人有了一个关心的对象,而这个对象对他的关心又是那 样积极响应,感激不尽。遛狗的同时也增加老人与他人交际的机会,从而可减轻孤独感。此外,少量的运动 对老人的总体健康也有利。
在配偶去世后接着饲养死者留下的伴侣动物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时,宠物便成了连接生者与逝者之间的纽带,对生者起着重要的精神依赖作用。同时,宠物也有助于调整其生活内容-使他感到每天有责任去关怀宠物,而宠物欣然接受这种关爱又反过来给他以满足。这一切都有利于生者在受丧失亲人之痛苦的同时与宠 物建立更为紧密的关系。
据报道,拥有伴侣动物的老人在心脏病发作时的幸存可能性要大于没有伴侣动物的老人。此外,科学实 验也证明,抚摸伴侣动物可降低人的血压。这两则信息说明饲养宠物有利于人体的心血管系统。最近有消息 说,去医院看病的老人中不饲养宠物的人多。
在疾病治疗方面,宠物可帮助慢性疾病和残疾人的康复,也可协助养老院的服务。在国外,已在老人中 心开展利用伴侣动物协助治疗的项目,最近常采用的是小型动物,尤其是犬。这些治疗项目的主要成果是改 善了生活质量。
人们随着年事的增长,必须应付相应出现的生理上的变化。而伴侣动物的出现可帮助完成过去和现在之 间的延续。动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增加了一份永恒的关爱,一份难以表白的支持。老人与宠物的关系表现 为相互支持和关怀,绵绵不绝,忠贞不渝;双方都成为对方倾注爱心的对象,并且都获得对方毫无保留的回 报。在生活的压力变得不堪承受时,这种关爱就成了鼓励的源泉。在老人的生活环境出现重大变故时,伴侣动物就成为他们生命的助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