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郑板桥的“难得糊涂”,褒贬不一。我认为,见仁见智,不过对老人而言,糊涂一些还是有利于延年益寿的。
江泽民同志过去访美,曾专程去拜谒他的老师。这位鹤发老人一时成了新闻人物,有媒体报道,这位95岁的老人说了两点长寿秘诀:第一,糊里糊涂地过;第二,太太好。这为“老人糊涂益长寿”提供了一个典型的例证。
一个人步入暮年,生理机能的老化是不可避免的,面对这些正常的生理老化症状,倘若成天忧心忡忡,疑神疑鬼,不良的情绪只能加重病情。反之,糊里糊涂过日子,能吃、能喝,再交些“书友”、“票友”、“棋友”,这也是消遣时光、排遣孤寂的良方。总之,老人生活不要过于认真,更不要离群索居、自命清高,与世隔绝无异于是自我摧残。宋代大诗人陆游85岁高龄时留有诗句:“不是暮年能耐病,道人本来心体宽”。倘无“难得糊涂”,凡事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岂能“心体宽”?
一般而言,老人心理脆弱犹如孩童。他们比年轻人、中年人更看中他人(尤其是子女)对自己的态度,进入老年,体智两衰,收入减少,随着社会大舞台主角的退位,在家庭小舞台上也不再是主角,由此易产生浮躁、生气、过激、冲动等不良情绪。在有些事情上糊涂一些,能使心理保持平衡。“枕上愁烦多发病,床上欢笑胜寻医”,白居易这两句诗委实是健康长寿的座右铭。
我觉得人到老年最好糊涂一些,不求辉煌,只求坦荡;不求认真,只求潇洒;不求回报,只求补偿。总之,对那些失而不再、所剩无几的光阴,应多一些珍惜,多留些时间给自己。生,有滋有味;死,无牵无挂。老人还是“难得糊涂”为好。你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