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疗气象学初步揭示了气象条件与疾病的关系。以下对几种常见疾病发生的气象条件作些介绍。 中暑。中暑发生于高温季节,高温、高湿、少风是主要诱因。当气温在35--39℃时,人体余热的2/3靠出汗排出,但湿度较大就会影响排汗,造成体温调节机能失调而发生中暑。 关节痛。当日平均气温升高或降低3℃以上,日平均气压升高或降低10百帕以上、日平均相对湿度增加或减少10%以上时,关节痛病人就会多起来。一般情况下,气压降低、湿度增大,会使关节痛症状加剧。 感冒。感冒一年四季可发,但冬季为多发季节,特别是冷空气南下时,气温剧降,如果不及时增衣御寒,就容易感冒。另外,冬季冷空气过后,如果出现冷高压天气,由于天气晴朗,一天内温差较大,也容易着凉感冒。 心肌梗塞与锋的活动有关(锋是一种天气系统,简单地说是冷暖空气交汇的界面)。锋的到来往往会引起天气变化,从而影响人体植物神经系统和血液的理化性质,增加毛细血管及周围小动脉的阻力,提高血液粘性,缩短血凝时间,造成心肌梗塞。 青光眼与锋的活动有关。锋经过时,天气变化影响体温调节中枢,通过植物神经影响血压而使眼压波动,从而诱发青光眼。 溃疡病多发于秋冬季节,特别是12月至次年2月。此外,紫外线对溃疡病患者不利。 偏头痛。当天气突变时(如久阴突晴、暴风雨等),由于痛感受器灵敏度提高,颅外血管扩张和颅内毛细血管收缩,可诱发偏头痛。 脑出血。大部分发生于锋经过前后及当天,发生于阴雨天气的概率也很大。 人们应注意气象预报,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减轻恶劣天气带来的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