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语言形式。在讲演或言谈中,妙用歇后语形容、描绘某事物,就会以其形象、生动、逼真、直观感强的长处,给人以俏皮、诙谐、幽默之感,使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大增。歇后语用得适时适地,必会妙趣横生,余味无穷。陈毅在抗日战争时期,一次分析敌我形势时,曾说国民党抗日好比“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而我们的队伍好像“芝蔴糖打滚,越滚越粗”。两句歇后语顺情入理,格调风趣,很有说服力。
歇后语用得巧,可使语言生辉,用得不好,也会适得其反。若语言轻浮,口出污词,必惹人烦。若生搬硬套,不顾听者的语言习惯,必使人费解。若言不及意,生造歇后语,,就会令人发笑。如文革中,有个工宣队员,在某校全体师生员工大会上作报告说:“我是工人,没文化,不会转弯抹角,说话是鸡蛋壳揩屁股――嘁里喀嚓……”,引起一阵哄笑,自然效果不佳。使用歇后语要适度,要用得少而精,点到为是,如果多而滥,就会令人有轻佻之感,贫嘴之嫌了。正如语言学家格拉西安所说:“说得恰当要比说得漂亮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