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求医问药 > 保健 > 心理保健
正确对待孩子的“心理需要”
http://www.piccc.com ] 点击数: 【字体:
    人生在世总有许许许多多的需求是靠人的努力得到满足的,如生命的延续需要清新的空气、水、饮食营养;要有知识本领和工作;要成家立业获得爱情和社会的承认有所成就实现人生的价值。

    需要是指人们对一定事物(物质的或精神)的追求,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结构就象金字塔,最底层是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只有满足了生存需要才可能进一步满足高一级的社会性需要,它们是:

    1.生物性需要;空气、水、食物、睡眠、性行为等;

    2.安全需要:住房、职业、保险;

    3.归属需要:人总要归属于一定的社会单位(家、学校、单位),并得到认可;   4.尊重与爱的需要:人是有情的动物,需要爱抚、关怀与尊重和对他人的尊重与关爱。建立人与人之间健康、平等信任的关系对于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5.认识的需要:人是智慧的动物,他从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探索与创造中满足了求知欲、好奇心和成就感;

    6.审美的需要:人对自然社会事物的美的追求与创造;

    7.自我实现的需要:人对理想、志向、抱负、自我价值发展自我潜在能力以完善自我的需要。

    能否正确的对待心理需要是家长老师的责任,青少年也要通过自身的主观努力利用家庭和社会所提供的有利条件来满足需要。

    对家长而言,为孩子提供满足生理需要的营养、居住条件学习用品服装等只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但是人毕竟不是为了贪图安逸和享受而活着。但不能否认家庭条件优裕的孩子可能在物质生活条件上优于大多数人,但这绝不能成为炫耀傲视他人的借口。应当让他们懂得他们目前是消费者,父母的抚育与教养是承担着社会义务,为新世纪培养人才。

    帮助青少年制订满足心理需要的计划、由简到繁的确定行为的步骤。例如学习成绩如何关系到人的自尊心、渴求知识、追求真理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

    家长应当客观的评价孩子的优缺点,用积极鼓励的语言帮助学生扬长避短,他们的微小进步应当受到肯定和表扬。苛责、斥责、挖苦伤害了他们的自尊,也就堵塞了亲子之间的沟通,他们的尊重和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影响他们的性格的健康发展。

    帮助孩子认清自己生存环境中有利与不利的条件,满足自己需要的可能性多大,如家庭经济条件、学习基础、就读学校状况等等,使不利条件成为改善现状的动力。

    1.试着让孩子列出满足心理需要的条件与方法;

    2.用情景想象法在头脑中构想需要满足后的画面以鼓舞自己;

    3.鼓励他们战胜惰性不要安于现状,以身边的优秀者为目标,由模仿到赶超,小步子提高,要求他们门门是优秀,加餐、补习未必能满足人的心理需要;

    4.满足心理需要应考虑自身与环境提供的条件,节衣缩食维护虚荣心或攀比心理是不对的;

    5.只有激发人的高级精神需要才会使人摆脱平庸、疲遢,没有人能帮你,全靠自己救自己。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打印文章】【网上投稿关闭窗口
上一篇:幻觉探密
下一篇:心境总低落早去看医生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