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997年9月的一次随机抽测来看,初一年级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检出率占23%,初二年级为18%,初三年级为35%。这个状况让人不容乐观,应该引起老师、家长甚至学生自身的高度重视。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有抑郁症这一本世纪十大疾病之一症状的学生占18%———44%。这个症状表现为过度苦闷,感到前途渺茫、经常责怪嘲笑自己、特别容易哭泣、无精打采甚至会产生自杀的念头等等。这些状况都不容忽视。另一个出问题比较多的症状是适应不良,表现为不喜欢参加校内的课外活动,不适应现在的学校生活,看不惯现在的社会风气,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应家里的生活环境等等.
除此以外,中学生还有好多表现直接或间接地说明他们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过分地与人争论、抬杠,总觉得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这就是偏执;还有些同学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大叫大嚷、乱摔东西;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过分地紧张与敏感;有时候很焦虑、心神不定;对老师父母和同学忽冷忽热,学习的劲头忽高忽低;感觉学习压力特别大,一提及上学考试就特别讨厌;常常对成绩好过自己的同学不服气,心理不平衡等等。虽然这些行为不具有普遍性,但在许多孩子身上确实存在着,甚至很严重。
造成中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学生自身身心发展的影响外,家庭环境、生活环境、学校的教育都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一些教师认为现在的中学生独生子女比较多,特殊的环境使他们从小养成了孤僻、任性、自私的性格,而这一代孩子的父母也大多赶上了文革,没有受过高等教育,致使他们把希望全寄托在孩子身上,过高的期望值给孩子造成了很大压力。同时,他们也认为教师应该有良好的素质,因为这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当然,有不健康倾向的孩子也用不着害怕或者惊慌失措,应该端正态度,在生活中慢慢改善人际关系,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多听听感人肺腑的故事,多看看哲理深刻的书。闲暇的时候去郊外走走,休息的时候帮妈妈干点儿家务活。在学习上既要树立远大理想,又要有具体的学习目标;要磨炼意志、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不管遇到什么事都对自己说:“I can1相信明天永远是美好的。如果以上方法都不奏效,不妨到心理医生那里寻求帮助。试试看,健康定能回到你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