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压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心脏输出的血流量、动脉管壁的弹性和周围血管的阻力。当心脏输出的血液量增加,动脉管壁弹性不良,周围血管阻力增大时,血压升高;反之,当心脏的输出量减少,动脉管壁弹性良好,周围血管阻力减少时,血压降低。
影响脑血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血压是个重要的因素。脑血流受血压的影响较其他器官更为明显。通常血压升高时,脑血流量增加;血压下降时,脑血流量减少。但血压过度升高时,一则脑血管充血,二则因血管内压力显著增加,当超过病变血管所能耐受的程度时,就容易引起血管破裂,产生脑出血。而血压过度降低时,因为血管内压力明显减低,血液流动速度减慢,则容易产生脑缺血。当血压下降1 7%时,脑血流尚能维持正常,但血压下降到50 ~55%或收缩压下降到50毫米汞柱时,即产生脑缺血症状,出现头晕或眩晕、淡漠,无精打采,反应迟钝、发困、嗜睡等;当收缩压下降到40毫汞柱时,可引起延髓血管运动中枢的供血不足;若血压继续下降到35毫米汞柱时,可出现意识障碍,迷糊,尤其是血压突然大幅度下降时症状更为明显。
通常血压升高比较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而血压降低则常被忽视。一般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时,舒矣压低于50毫米汞柱时为低血压。有些高血压,动脉硬化的病人,由于治病心切急于求成,同时服用多种降压药,血管扩张药或镇静安眠药。若剂量过大或品种过多时,因为药量大,作用强,而且有些人。尤其是老年人,对某些降压药物特别敏感,反应更为强烈;另一方面,有些降压药物作用相类似,或者有协同作用(如血管扩张药,在某种程度上也有降压作用),所以多种药物同时应用,容易使血压迅速下降。对镇静安静药,最好不要长时期大量服用,因为它不仅抑制神经细胞的功能,而且也影响神经细胞的营养,代谢,特别是已有脑血液循环减少,如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的病人更为如此。此外,镇静安眠药用量过大,对延髓的血管运动中枢有直接的抑制作用,也可使血压下降。如果血压过低时,会影响重要器官(心和脑)的血液供应,而产生供血不足,或甚至引起血管阻塞,这个问题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