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求医问药 > 保健 > 康复保健 > 内科康复
丙酮酸激酶缺乏是如何发病的?
http://www.piccc.com ] 点击数: 【字体:
    遗传性非球形细胞溶血性贫血(HNHA)Ⅱ型即丙酮酸激酶(PK)缺乏,是糖直接酵解途径(EMP) 中酶缺乏引起溶血性贫血中最多见的一种。本病比较多见于北欧血统者,我国香港、广州也有病例发现。

    丙酮酸激酶是红细胞中酶的一种,它的功能是在糖直接酵解过程(EMP)中起催化作用,将磷酸烯醇丙酮酸的磷酸递给二磷酸腺苷(ADP),使ADP磷酸化为高能量的三磷酸腺苷(ATP)。丙酮酸激酶缺乏能使ATP的生成减少,因而影响红细胞膜的功能,结果缩短红细胞的生存时间,造成溶血性贫血。

    PK缺乏引起红细胞内糖直接酵解途径(EMP)远端的障碍,结果使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 积聚,并可高出正常2~3倍。这有利于红细胞内氧的释放,因此能减轻贫血的不良后果。

    此外,还在一些脏器组织发现PK的几种变异型同功酶,如红细胞和肝的PK-Ⅰ、肾的PK-Ⅱ 、白细胞、血小板、肾、肝、肌、脑的PK-Ⅲ,提示某些病例PK酶活性的降低不是由于单纯的酶减少,而是与酶的质变有关。

    PK缺乏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男女得病机会相等。纯合子者有溶血性贫血和脾肿大,红细胞内PK显著缺乏。杂合子者在临床和血液学上均为正常,红细胞内PK的平均活性约为正常红细胞的一半。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打印文章】【网上投稿关闭窗口
上一篇:恶性贫血还有哪些其他疗法?
下一篇:丙酮酸激酶缺乏有哪些实验室发现?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