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各种痔疮的命名古来有之,而现在的老中医或民间,也还流传或使用此种分类方法。在不同年代,不同书籍,根据自身对痔疮的认识分成各不相同的类型,但主要的分类有以下几种:
①最早的分类:《五十二病方》把痔疮分为四类:牡痔、牝痔、脉痔、血痔。而《神农本草经》提出了五痔名,但无具体记述。直到《诸病源候论》才记载了五痔特征,并增加了酒痔、气痔。即:“牝痔候,肛边生鼠乳出在外者,时时出脓血是也。牡痔候,肛边肿生疮而出血者,牝痔也。脉痔候,肛边生疮,痒而复痛出血者,脉痔也。肠痔候,肛边肿核痛,发寒热而血出者,肠痔也。血痔候,因便而清血随出者,血痔也。”“竟又有酒痔,肛边生疮,亦有出血。又有气痔,大便难而出血,肛亦外出,良久不肯入”。
②内外痔分类法:《外台秘要》云:“此病有内痔、有外痔。内但便即有血,外有异。外痔下部有孔,每出血从孔中出,内痔每便即有血,下血甚者,下血击地成孔。出血过多,身体无复血色,有痛者,有不痛者。”对分类及其特征、症状,描述形象、贴切,至今对临床诊断都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③二十五痔分类法:即有:莲子痔、通肠痔、气痔、漏痔、勾肠痔、莲花痔、垂珠痔、粟子痔、菱角痔、贯练痔、盘肠痔、子母痔、翻花痔、鼠尾痔、双头痔、泊肠痔、血攻痔、夫妻痔、珊瑚痔、脱肛痔、担肠痔、三迷痔、樱桃痔、雌雄痔、鸡心痔。
④其他分类法:如《秘传外科方》、《古今医鉴》、《外科启玄》、《外科大成》、《医宗金鉴》都采用二十四痔分类法,而清代《马氏痔瘘科七十二种》则提出七十二种分类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