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特点之一是它的周期性,月经是这个周期性变化的重要标志。丘脑下部——脑垂体——卵巢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月经周期调节的主要环节,因此又被称为丘脑下部——脑垂体——卵巢轴,但其活动是在大脑皮层控制下进行的。月经周期的调节机理如下: ①在前次月经周期的卵巢黄体萎缩以后,孕激素及雌激素的分泌量随之下降,从而解除了对丘脑下部“持续中枢”及脑垂体的抑制。“持续中枢”分泌促性腺素释放激素(Gn-RH),促使脑垂体分泌的促卵泡素增加,卵泡逐渐发育成熟,在少量黄体生成素协同下,使卵泡分泌雌激素。在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发生增生期变化。雌激素量逐渐增加,对丘脑下部产生负反馈而抑制脑垂体促卵泡素的分泌,使促卵泡素水平下降。 ②当卵泡发育成熟时,体内雌激素出现高峰,大量雌激素对丘脑下部“周期中枢”产生正反馈作用,触发“周期中枢”使Gn-RH大量释放,使脑垂体释放大量黄体生成素,同时也释放较多的促卵泡素。大量的黄体生成素能使成熟卵泡发生排卵。 ③黄体生成素高峰在维持24小时后急速下降,在少量黄体生成素及促卵泡素的协同作用下,使破裂的卵泡形成黄体。黄体主要分泌孕激素,使增生期的子宫内膜转变为分泌期。孕激素能对丘脑下部产生负反馈作用,以免GnRH过度释放。 ④黄体分泌大量孕激素及雌激素,此时丘脑下部处于抑制状态,使脑垂体分泌的黄体生成素及促卵泡素相应减少,黄体开始萎缩,孕激素及雌激素分泌随之下降,子宫内膜得不到性激素的支持,就发生坏死,脱落而月经来潮,性激素的下降解除了对丘脑下部“持续中枢”的抑制,Gn -RH又开始分泌,脑垂体又重新分泌促卵泡素及少量黄体生成素,新的卵泡又在发育,并逐步分泌雌激素,子宫内膜修复增生,转入了下一个月经周期。 月经是子宫内膜在卵巢激素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子宫出血。整个月经周期卵巢分泌性激素,但受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的支配,而脑垂体的分泌功能又受丘脑下部所控制。卵巢性激素一方面影响子宫内膜的发育,另一方面又通过正负反馈作用影响丘脑下部——脑垂体的活动,因此,丘脑下部——脑垂体——卵巢之间是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中维持着动态平衡。丘脑下部又受大脑皮层的影响,因此,在大脑皮层到卵巢之间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都可破坏平衡导致卵巢功能的紊乱。并可影响生育与受孕,导致不孕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