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糜烂是慢性子宫颈炎最常见的局部病变,属妇科常见病之一,约占妇科门诊病人的40% 。
正常的宫颈表面由复层鳞状上皮覆盖,表面光滑,呈粉红色,慢性子宫颈炎可使宫颈鳞状上皮脱落,被颈管柱状上皮所代替。因柱状上皮菲薄,其下间质透出,故呈红色。因此,常见的子宫颈糜烂并非真正的糜烂面。根据子宫颈糜烂面积的大小可分为3度。①轻度糜烂:指糜烂面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1/3。②中度糜烂: 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2/3。③重度糜烂: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
根据炎症刺激程度不等,又可将子宫颈糜烂分为3型:①单纯型糜烂:指炎症初期,糜烂面仅为单层较为正常的柱状上皮所覆盖,表面光滑。②颗粒型糜烂:由于腺上皮的过度增生,并伴有间质的增生,糜烂面凹凸不平而呈颗粒状。③乳头型糜烂:间质增生显著,凹凸不平现象更加明显而呈乳头状突起。随着子宫颈炎症的消退,子宫颈的糜烂面开始愈合,愈合的过程是糜烂面柱状上皮脱落,为新生的鳞状上皮所代替,直到整个糜烂面重新为鳞状上皮所覆盖,称为糜烂愈合。
有的子宫颈糜烂并非炎症引起,例如:①先天性糜烂,出生时约有1/3的新生儿由于受母体雌激素的影响,颈管的柱状上皮可下移到宫颈口外,称为先天性宫颈糜烂。出生数日后,随着雌激素水平的下降,柱状上皮又可上移到子宫颈外口处,如因某种因素阻碍其上移时,则糜烂面持续存在。②孕妇或某些青年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高,可使宫颈充血,宫颈腺体分泌功能增强、颈管柱状上皮增生下移,使宫颈呈糜烂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