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丘疹鳞屑型 脚底皮肤不断有细小鳞屑脱落。皮损活跃时可见到红斑、丘疹,界线清楚,此时可伴有瘙痒。
(2)水疱型 表现为发生于脚底面的群集的小水疱,瘙痒明显。水疱位置较深,不易破裂,数天后干涸而出现脱皮。皮损向四周逐渐扩大,水疱成批或反复发生。
(3)趾间糜烂型 主要发生于趾间,尤其是第四趾与小趾之间,局部皮肤浸渍发白,潮湿多汗,瘙痒明显。浸软的白皮易脱落而暴露基底红色糜烂面,严重者发生裂隙而伴有疼痛。此型常因细菌感染化脓而有恶臭,中医称之为臭田螺。
(4)角化过度型 或称肥厚型,主要表现为脚底面皮肤增厚,粗糙无汗,每于寒冷季节发生皲裂,长时间不能愈合。此型多位于脚后跟、脚掌及侧缘。
(5)体癣型 实际上是发生于足背上的体癣。脚癣主要发生于脚底面及侧缘,若发展蔓延至足背,皮损多表现出弧状或环状的边缘,与体癣形态相似。但常与脚底或侧缘的皮损相连,也可完全融合为一环状,故又与真正的体癣不同。
可见脚癣的损害多种多样,变化复杂,治疗时也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药物和剂型,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如以丘疹鳞屑或角化过度为主者,可用各种抗真菌软膏;水疱型可用复方水杨酸酊剂、复方雷琐辛擦剂或1%克霉唑霜外涂,糜烂潮湿者应先用枯矾粉或脚气粉,待皮肤干燥脱屑后再用1%克霉唑霜或复方雷琐辛擦剂治疗;若继发细菌感染者,应先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再行抗真菌治疗。此外,醋对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除了继发细菌感染外各型脚癣均可用食醋外涂,或用等量的水稀释后浸泡,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