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介于鼓室与外耳道之间,为向内凹入、椭圆形、灰白色、半透明的薄膜。鼓膜的前下方朝内倾斜,与外耳道底约成45°~50°角。鼓膜下部结构致密,从外向内由上皮层、纤维层、粘膜层三层组成,称为紧张部;上部则缺乏中层纤维层,故结构较松弛,称为松弛部。
鼓膜中心部最凹点称为脐。自脐向上达紧张部边缘处,有一灰白色小突起名锤凸。脐与锤凸之间,有一白色条纹,称锤纹。自锤凸向前有锤骨前襞,向后有锤骨后襞,两者为紧张部与松弛部的分界线。自脐向前达鼓膜边缘有一个三角形反光区,名光锥,系外来光线被鼓膜的凹面集中反射而成。
检查鼓膜时应注意观察以下各点:
(1)鼓膜色泽:中耳炎或鼓膜炎,尤其在急性期常见鼓膜充血。蓝色鼓膜表示鼓室内有深色液体或充血组织,见于鼓室积血、胆固醇肉芽肿、鼓室异位血管及颈静脉体瘤等。行鼓室穿刺时,鼓室积血可抽出陈旧性血性液体;胆固醇肉芽肿可抽出棕褐色液体;异位血管则可抽出新鲜血液;颈静脉体瘤也可抽出血液,但量不多。前二者在抽出鼓室内液体后,鼓膜蓝色暂时消失。渗出性中耳炎的淡黄色鼓室积液可使鼓膜呈琥珀色。如液体未充满鼓室,则可见线样液面或气泡。鼓膜颜色混浊,灰白加深如云雾状是增厚的表现。散见白色斑块多为由鼓膜炎或中耳炎所致的钙质沉着。
(2)鼓膜形态位置: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常致鼓膜膨隆,且多伴充血。大疱性鼓膜炎则在鼓膜局部,特别是后上部有隆起的水泡,触之易破,流出血清或血样液体。渗出性中耳炎渗液较多时,鼓膜也会出现外凸。鼓膜内陷见于咽鼓管阻塞或鼓室粘连性病变,可表现出光锥变形、移位或消失,锤骨短突及前、后皱襞特别明显;内陷严重者,鼓膜可与鼓岬相贴而呈漏斗状。
(3)鼓膜活动度:用鼓气耳镜在外耳道加正负压力或于捏鼻吹张时可见鼓膜活动情况。鼓膜活动度差或不活动为鼓膜增厚、内陷、粘连、鼓室积液及鼓室新生物等的表现。咽鼓管异常开放时,可见鼓膜扇动,活动度增强。
(4)鼓膜穿孔:
①外伤性穿孔:呈裂缝状、锐角形,多不规则。
②炎性穿孔:又分为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时两种不同形态的鼓膜穿孔。a 急性炎症的穿孔:多为紧张部中央性小穿孔,呈针尖状,多伴有液体搏动,如星星闪烁样反光,又称灯塔征。b 慢性炎症的穿孔:单纯型多为鼓膜紧张部中央性穿孔,穿孔多呈椭圆形或肾形;骨疡型多为鼓膜紧张部边缘性或中央性大穿孔,鼓室内或穿孔附近有肉芽组织或息肉,后者常自鼓膜穿孔处脱出,掩蔽穿孔,妨碍引流;胆脂瘤型穿孔多位于松弛部边缘性穿孔,或紧张部后上边缘性穿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