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霉 霉菌易在药材上滋生。空气中存在多量的霉菌孢子,如散落在药材表面上,在适当的温度、湿度、适宜的环境和足够的营养条件下,即萌发为菌丝,分泌酵素,分解和溶蚀药材,并促使其成分发生变化,致减效或失效,尤其在多雨的南方,防霉更为重要。传统谚语有“蛀药不蛀性,霉药全味丢”。说明药物一经霉变即应弃去,不能应用了。 发霉的主要因素是适宜的温度、湿度,一般在IO'C以下,相对湿度70%以下,药材含水15%以下,霉菌不易生长。若温度在25℃以上,相对温度超过80%,药材含水量增高,就易发霉。 2、虫蛀 中药材在采集时受污染,保管中害虫侵入或沾有虫卵,都可以使药材遭受虫蛀。一般温度在15-35℃,相对温度大于60%,药材含水量在11%以上,是害虫繁殖最有利的条件。在药库中,蛀食根部药材的害虫有大谷盗、药谷盗;蛀食果实或种子的害虫有米象、谷象、干酪螨;蛀食芳香性药材的害虫有谷盗、日本标本虫、 谷蛾、蟑螂、烟草甲虫、小因皮虫等。药材受蛀后,可发生蛀洞和蛀粉,有些害虫,繁殖很迅速,很快蔓延甚至可使药材全部报废。 3、变色 各种药材都有其固定的颜色,如贮藏不当,其颜色变异,药材变质。变色的原因较多,如药材本身所含成分,在酶的作用下氧化变色;药材经常日晒,因氧化而变色;药材加工中,烘焙温度过高也可变色;某些杀虫剂如硫黄烟薰药材后,可使药材褪色。 4、走油(泛油) 药材在干燥和贮存过程中,因温度过高或贮存年限过久、或药材本身所含某些成分关系,致使药材中所含脂肪油、挥发油,糖质及其他成分逸出药材表面,呈现油样的质变,走油后的药材,一般变色变质,药效降低,常易走油的药材有桃仁、杏仁、天冬、白术、怀牛膝、柏子仁、郁李仁、酸枣仁、当归、党参,桂圆、枸杞子等。 防止药材走油的办法是干燥、隔绝空气和避光贮存。 5、其他 除发霉、虫蛀、变色、走油外,药材贮存中的败坏,还有鼠咬、香气散失、吸湿过多而液化潮解,失水风化而干燥等,导致药材质量的变化而失去一定的药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