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名称: |
阿司匹林片 |
|
药物别名: |
乙酰水杨酸、阿斯匹林、安可春、阿斯匹灵、巴米尔、醋柳酸 Acetylsalicylic Acid、APC |
英文名称: |
Aspirin |
说 明: |
片剂:0.075g、0.3g、0.5g。肠溶片:0.025g、0.05g、0.3g。水溶片:0.5g。<BR> <BR> 阿司匹林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味微酸,遇湿气即缓缓水解。在乙醇中易溶,在氯仿(1:17)或乙醚(1:20)中溶解,在水(1:300)或无水乙醚中微溶;在氢氧化钠溶液或碳酸钠溶液中溶解,但同时分解。</P><P> 阿司匹林片为白色片,遇湿气易变质。阿司匹林肠溶片为肠溶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阿司匹林栓为乳白色或微黄色的栓剂。 | |
功用作用: |
(1)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及其它能使痛觉对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敏感的物质(如缓激肽、组胺)的合成,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但不能排除中枢镇痛(可能作用于下视丘)的可能性。</P><P> (2)抗炎作用:确切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由于阿司匹林作用于炎症组织,通过抑制前列腺素或其它能引起炎性反应的物质(如组胺)的合成而起消炎作用,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及白细胞活力等也可能与其有关。</P><P> (3)解热作用:可能通过作用于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热增加而起解热作用,此种中枢性作用可能与前列腺素在下视丘的合成受到抑制有关。</P><P> (4)抗风湿作用:阿司匹林抗风湿的机制,除解热、镇痛作用外,主要在于消炎作用。</P><P> (5)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前列腺素环氧酶、从而防止血栓烷A2(Thromboxane A2,TXA2)的生成而起作用。 </P><P> (6)轻度或中度疼痛(如牙痛、头痛、神经痛、肌肉痛及痛经)及感冒、流感等的发热,也可用于治疗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幼年型关节炎和其他非风湿性炎症的骨骼肌疼痛症状。可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 | |
用法用量: |
口服。 </P><P> 解热、镇痛,成人0.3g~0.6g/次,3次/日,必要时每4h服1次;儿童每次按体重5mg~10mg/kg,必要时每4h~6h服1次。 </P><P> 抗风湿,成人3g~5g/日,分4次服;儿童每日按体重80mg~100mg/kg,分3次~4次服。 </P><P> 预防血栓和心肌梗死,宜50mg~150mg/次,1次/日。 </P><P> 预防暂时性脑缺血,0.65g/次,2次/日。 </P><P> 胆道蛔虫病,1g/次,2次~3次/日,连用2日~3日,阵发性绞疼停止24h后停用,然后进行驱虫治疗。 </P><P> 小儿皮肤粘膜淋巴综合征,开始每日80mg~100mg/kg,分3次~4次服,热退2日~3日后改为每日30mg/kg,分3次~4次服,连服2月或更久。 | |
注意事项: |
妊娠D类。年老体弱或体温在40℃以上者,解热时宜用小量,以免大量出汗而引起虚脱。妊娠前3个月和后期3个月及肝肾功能减退者、哮喘和消化道溃疡者慎用,饮酒前后及维生素K缺乏、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者禁用。 过量时的处理包括:引吐和洗胃,给予活性炭,监测及维持生命功能,纠正高热、水电解质酸碱失衡以及酮症等,保持血糖正常,监测水杨酸盐血药浓度降至中毒水平以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