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肿瘤
1、舌下腺囊肿
舌下腺系由多数腺组织组成,卵圆形,主导管开口于舌系带两旁的粘膜上,其余数目不等的腺小管开口于口底粘膜,所形成的突起处,即舌下皱襞。舌下腺囊肿为一唾液潴留的囊腔,多见于青少年及儿童,囊肿长至一定程度,可以影响舌的运动、语言及咀嚼功能。
(1)病因:最常见为潴留性囊肿,多因炎症损伤或腺体导管缩窄或阻塞,导致涎液不能排出而形成囊肿。
(2)分类:根据囊肿发生的解剖位置分为口底型和颌下型2种。
①口底型。囊肿多偏向舌下皱襞的内方,呈半球形隆起,俗称蛤蟆肿。
②颌下型囊肿表面皮肤无改变,呈弧形下垂。
> (3)临床表现:舌不腺囊肿可见于任何年龄患者,但以青少年及儿童多见。
①发生于一侧口底,逐渐长大,透过粘膜呈淡兰色的肿物,多为偶然发现。
②无痛,继发感染则可有疼痛或全身症状。
③过度增大的囊肿可将舌骨体压向对侧,妨碍咀嚼功能,舌推向后方可引起吞咽、语言和呼吸困难。
④囊肿因损伤破裂后有囊液流出,愈合后又复发。
⑤触诊囊肿柔软有波动感,穿刺为粘稠丝状液体。
(4)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但应注意与粘液囊肿、皮样囊肿、血管瘤相鉴别。血管瘤大多有压缩性,低头膨大,穿刺为血液。
(5)治疗与护理:
①袋形缝合术。适用于老年、婴幼儿或其它全身情况不适宜根治者。
②舌下腺及囊肿切除术。
③术后护理:
A、让病人平卧或半卧位,头偏向一侧,给予维生素C、复方维生素B及抗菌素。
B、注意观察伤口出血、水肿情况。
C、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内分泌物,注意观察舌、口底水肿情况。
D、术后1周内进全流食,以后改为半流食。
E、术后3-5天限制患者讲话,减少舌活动。
F、每日口腔护理2次。给予漱口水含漱。
G、术后一般二级护理,在氯胺酮麻醉下手术者,术后按全麻护理。
2、牙龈癌
牙龈癌是口腔中最多见的一种癌种,主要是鳞状细胞癌,多见50岁左右之老人,男性女性多。
(1)病因:
①常有局部刺激因素及炎症或不良修复体。
②也可在乳突状瘤、白斑、糜烂型扁平苔癣的基础上发生癌变。
(2)临床表现:
①一般下颌牙龈癌较多,常发生于磨牙或双尖牙区。
②位于牙龈部,为溃疡或乳头状突起,易出血。
③肿物向周围组织浸润扩展至牙槽突,使该处牙齿疼痛、松动。
④继续发展可破坏颌骨,波及口底,侵入闭口肌群,发生开口困难,下齿槽神经经受损,下唇麻木。上颌牙龈癌可侵犯上颌窦。
⑤有转移。
(3)诊断:
①根据临床特征,牙龈上有不光滑的肿块或溃疡,经久不愈,日渐扩大的肉芽粒状的溃疡多可诊断。
②X线检查可见颌骨受侵犯,X光片可见压迫吸收型(周缘较光滑,骨如线盘状吸收)和浸润破坏型(周缘不整齐如虫蚀状,深浅不一)两种。
③取活组织检查以确定肿瘤病理性质。
(4)治疗:治疗宜行手术切除,下龈癌作骨段切除,上龈癌做上颌次全切除,同时作同侧淋巴清扫的联合根治术。
(5)护理:
①术前首先做好患者心理护理,让其了解手术方法,以取得患者密切配合。术前1天,做好手术区域的备皮及麻醉药、青霉素的过敏试验,对术前不能很好入睡患者给予镇静药,以保证患者休息好。手术一般在全麻下进行。
②手术后,按全麻护理,观察其生命体征的变化,让病人平卧或半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是吸出口鼻分泌物。预防感染应用抗菌素,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严密观察伤口出血情况,行颈淋巴清扫术的病人,要保证负压引流通畅,注意引流物的变化。行气管切开的患者,做好气管切开护理和口腔护理及口腔冲洗,行超声雾化吸入以稀释分泌物,有利于改善呼吸。做好心理护理,向病人解释插胃管的必要性,增加营养,早日恢复健康。
(6)预防:及时除去局部刺激,如不良修复体、牙石等。
3、舌癌
舌癌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癌,发病率较多,发展快、病程较短、转移早、预后差,治疗较复杂。男性多于女性。
(1)病因:
①长期的机械刺激,如末期龋(残冠、残根)、不合适的假牙。
②慢性炎症或白斑、乳头状瘤、红斑等均可癌变。
③过度的烟、酒嗜好,以及营养和代谢的障碍。
(2)临床表现:
①多为鳞状细胞癌,在舌前2/3与舌后1/3交界处的边缘部发生。初起呈荤状突起,随即向基底浸润,表面产生溃疡,开始无痛,仅在进食、说话略有不适,随病变向深层组织扩展,则有自发剧痛。说话、进食、吞食受限。
②晚期可蔓延至口底及颌骨,向后至舌腭及扁桃体。舌癌转移率发生较早,较多,远处转移至肺。
(3)诊断:
①中晚期呈典型表现舌癌,如溃疡型、外生型、浸润型,一般诊断不难。
②早期病变易被忽略、误诊。可做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
(4)治疗与护理:治疗的主要手段是手术切除,另配合放疗和化疗,原发病灶需在病变外1.5cm切除,或作半舌、次全舌或全舌切除。作舌颌颈联合根治术。
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对做放射的患者给予生活上的帮助,鼓励进食,加强营养,做好各项术准备工作。对体弱患者,进食困难者应静脉输液,补充足够的营养需要。
术后当日进行全麻护理、测生命体征、记出入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口内分泌物,作预防性气管切开者注意气管切开护理,有负压引流者,注意观察引流的量及颜色。输液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抗菌素,预防感染。鼻饲流食1周,注意口腔卫生,做好口腔冲洗。
(5)预防:及早去除机械刺激及戒烟、酒。加强营养,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