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78年杜日贝格在流行病调查中发现,爱斯基摩人不仅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很低(只有丹麦人的1/10),而且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明显低于白种人。分析认为这与爱斯基摩人大量食用北冰洋的海鱼、海兽(海狗、海豹)有重要关系。 海鱼尤其是鱼油中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同属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是维持人体发育、生长和正常生理功能的必需脂肪酸。近10余年来,科学家们对鱼油中的EPA及DHA的生理、生化作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发现它们具有促进前列环素及抑制血栓素形成的作用,从而可能起到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动脉粥样斑块及血管内血栓形成的作用。n-3脂肪酸来源于α-亚麻酸,存在于植物的绿叶、大豆、豆油、亚麻籽油、菜籽油及海洋生物中,正常人每日需要EPA及DHA约300—400毫克。 但是,临床研究报告的结果不一。1985年荷兰的尤特普亨市让852名男子每人每天吃30克鱼,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病死率减少50%。1989年达特观察2033名近期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组为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组、增加食物纤维组及食用鱼油组(每二周一次),观察2年:结果鱼油组各种原因引起的病死率下降29%,冠心病病死率下降33%,但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并未减少。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报告:以鱼油(每日服鱼油胶囊24粒)或鱼肉(每日服罐头马面鱼140克)治疗轻中度高血压40例,观察1个月,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0.9%及88.9%。1995年美国西雅图报告:观察339名发生过心脏骤停的病人与对照组配对比较,发现每周吃一餐鱼的病人心脏骤停发生率减少50%。细胞膜n-3脂肪酸即使只有轻度增加,心脏骤停也能减少80%。1995年美国波士顿报告:由14916名医生参加试验,证明血内n-3脂肪酸与初发心肌梗死无关。还有报告表明,经冠状动脉造影连续观察对比,鱼油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及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无明显效果。 综上所述,似乎可以得出以下共识: (1)鱼油可能有减少血小板聚集及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但作用较轻微,且需服用大量鱼油才起作用,可能还会引起恶心、厌食、胃肠功能紊乱等不良反应,患者不易接受。相比之下,就不如用小剂量阿斯匹林(每日30—80毫克)或抵克力得每日250毫克,效果更确实可靠。 (2)美国及澳大利亚学者经动物试验及临床研究证实,鱼油可以减少室性早搏及室颤的发生率,可能与n-3脂肪酸,尤其DHA能与细胞膜L-型钙通道特异性结合,阻止钙内流,从而起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因此,对有冠心病、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可以用小剂量鱼油,如每日或隔日服一粒鱼油胶囊,作为预防和减少室性心律失常辅助治疗,似乎是可取的。 (3)鱼油是否能降血压、降血脂或防止、减少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迄今尚缺乏有说服力的随机对照、长期随访观察、大宗病例、前瞻性的研究资料。因此,尚不能定论。更不能将鱼油当作降血脂、降血压的主要用药,以免延误治疗。 (4)奉劝人们每周吃1—2次海鱼,对身体健康是有益的,食补优于药补。除非吃不到海鱼,一般无需服用鱼油胶囊。即使服用,每周服用1—2粒胶囊就可以了,以免过多服用引起恶心、厌食,甚至血小板减少、精子不活跃等不良反应。 (摘自迈博健康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