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由于年龄增长,循环系统功能下降,这对心脏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在冬季洗热水澡时,要特别谨慎小心。 1 水温不能过高。浴水的温度要不冷不热,一般以37℃ 最为适宜。有些老年人惟恐着凉。 在冬季将水温调得过高。这会使全身皮肤血管扩张,全身大量的血液集中到皮肤表面。导致心血管急剧缺血,引起心血管痉挛。如果持续痉挛15分钟。即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如果是大面积心肌梗死,就有猝死的危险(发病后1小时内死亡叫猝死)。高血压病患者还会因全身皮肤血管扩张而使血压骤然下降。出现低血压,导致头晕、心流等症状。
2 刚吃完饭不能洗澡。因为每顿饭后。人体要从全身调集一部分血液到胃肠帮助消化,如果饭后立即洗澡。一方面加剧心脏缺血,甚至发生心绞痛或猝死。另一方面,由于消化道血流量减少,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诱发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等症状。因此,不能选择在饭后1小时之内(包括早、中、晚三顿饭)洗澡。应在饭后2小时即下顿饭前1小时左右为宜。洗热水澡前。喝一杯温开水,可以补充全身血液容量,这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3 时间不宜过长。不要长时间把全身浸泡在热水中,因为体表的血管扩张,还会导致脑血流量的减少。使人头昏眼花,严重者甚至昏倒或摔跤,造成骨折。
4 洗澡前服药预防。患有严重冠心病的老年人,首选药物速效救心丸5或6粒。咬碎含于舌下,不要吞咽。很快就可生效,但效果维持时间不长。如出现心前区憋气、闷痛,应再次含用速效救心丸,但一次用药数量要增加到10粒。患有高血压病的老年人,在洗澡前半小时服1片硝酸甘油或1片鲁南欣康,药效可维持 4-5 小时。
5 动作不可过猛。老年人洗澡时最好有家人在场,由他人助浴。不要锁住浴室的门,一旦出现问题能及时请求帮助。老年人自己洗澡时动作要舒缓些,每次可分次重点洗,这样可以避免消耗过大。洗澡完毕,要慢慢站起来。洗澡后应休息30分钟左右,以恢复体力和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