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美容健美 > 美容护肤 |
辫子求新思变(6) |
[ http://www.piccc.com ]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
辫子的历史 在中国,一条小小的辫子,便是一部近代史。 明代以前,汉族人都是留满发,不剪也不剃。头发长了,不管容易污秽、散乱,只是洗洗梳梳,在头顶上挽结个髻子。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不得空闲去梳洗头发,急风暴雨为他洗梳,留下了庄子所云“沐其雨,栉疾风“的美谈。周公姬旦因政务繁忙,在他洗头的时候,还不断有人来会。他不得一而再、再而三地握起头发去接见来人,传下了“一沐三握发“的佳话。这些都说明了留满发的不方便,特别是梳洗起来,很费时间。 然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汉族人受传统思想束缚,小孩一生下,便任头发自然生长。至了应该上学的读书童年,把头发因势理顺,挽结成髻,叫做“束发受书“。除非出家当和尚,削发为僧,头发是不能剪也不能剃的。《孝经》便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至也“句子,可见,保护头发那时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孝顺的标准之一。 可以看出,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汉族人的头发一直被当作生命、荣誉的一部分,珍惜异常。然而恰恰是在这个现在看似简单的柔顺纤维物质上,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 在隋、唐以前,统治者们还曾专门制定了“髡刑“,因在当时剃去发后容易辨认,所以作为一种惩罚罪犯的手段,让别人一看你头发便知道你曾犯过事,让你无处遁形,这便是太史公司马迁说的“剔发受辱“。《三国演义》有个故事,曹操兵临南阳,因座马惊奔踏了禾苗,触犯了他自己规定的“践苗者斩“的禁令,便“割发权代首“,以儆效尤。这种以发代首的事情,在古代经常发生。从刑法上看,“去发“无疑是一种比较轻的惩罚。《尚书.吕刑》将天下刑法分五等:墨、劓、宫、非(断足)、大辟,“去发“并没有在其中,而且自隋、唐以后,“髡刑“也被废弃不用。然而,在中国近代史上,却不知道曾有多少人因为这小小的头发而被社会践踏了一生。 1644年,满清皇朝取代明朝,满族人明白,作为一个异族,要统治人口比自己多无数倍,占压倒性上风的汉族,光靠武力是绝对不能长久的,最重要的便是意识形态上的绝对征服。而要征服意识形态,首先,便要汉族人民遵照他们的风俗。满族的祖先女真和东胡、鞑诸族,自古以来,是把脑袋周围剃掉,前面剃得露出脑心,后面稍加剃修,然后把大脑复盖处的发辫偏成辫子。在满族人要求汉族人遵守的习俗中,最有名的便是要求汉族人一律剃发留辫。 这时,历史的发展走向了愿望的反面,汉族人爱护头发的传统,受到致命的一击。然而,虽然清兵入关,明朝统治者垮台了,遗民们却认为剃发有伤民族感情,纷纷反对。清兵在一些城市,命兵丁环卫待诏(剃头匠),遇到未剃头的人,要么当场剃头,要么斩首示众。这更激起一些地区人民的武装反对。江苏、浙江一带就曾有因“不忍视上国之衣冠,沦于夷狄“而宁愿被杀头却不肯剃头的悲壮历史。江阴在归顺清朝后因反对剃发令而重新造反,全民总动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地宁死不降。城被攻下后,“满城杀尽,然后封刀“。时人赞曰:“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万人同心死义,存大明三百里山。““是役也,城守八十一日而破,大兵至城下者二十四万,攻城死者六万七千有奇,巷战死者七千有奇,名王骑将不与。盖计我朝死事者不下七万五千有奇,而吾邑城内外殉节被难者且数十万矣。“还有绍兴,意大利人卫匡国在《鞑靼战纪》记录的绍兴人卫发之战说:“鞑靼(满)人没有碰到抵抗就占领了这座城市,他们可以同样轻易地占领浙江南部的所有其它城镇。但是,当他们宣布了剃发令之后,士兵和老百姓都拿起武器,为保卫他们的头发拼死斗争,比为皇帝和国家战斗得更英勇,不但把鞑靼人赶出了他们的城市,还把他们打到钱塘江,赶过了江,杀死了很多鞑靼人。“绍兴后来如何被满人攻下,为保卫头发绍兴人付出了多大代价,卫匡国没说,但完全可以从江阴的情况想到。这其中,历史上最有名的冒过于“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鲁迅在《呐喊*头发的故事》里,说汉族人这样作,非为亡国,只因拖辫子,这话太偏激,但无论如何,“剃发留辫“却是导火线。 经过血腥的镇压,汉人终于屈服,从此留下了一个耻辱的标志:拖在身后的长长的辫子,外国人称为“猪尾巴“的怪物。 在别国,发型或许可以成为一种地位或生活状态的标志,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许多国家的妇女剪短头发以表现她们政治、社会地位的解放,然而,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头发和政治联姻像中国这么紧密。近日看《曾国藩》,对太平天国在汉人辫子的态度有了些了解。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受《劝世良言》中单一神权思想和基督教的平等观影响,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率众起义,自此开始了“洪杨之乱“。太平军坚决不再剃头,后面不再拖一条辫子以示同满清划清界限,因此被称为“发贼“、“长毛“。在当时,这确是一种革命行动。然而,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并没有接受清初那场教训,把区区头发剃与不剃问题上纲到敌我矛盾,又来一个反其道而行之的极端:不留发者不留头。太平军“贼所过,尽杀剃发人“,从而成为民心向背重要原因之一。他们的政策,使得两军拉锯地区的群众,更处于极端困难的地位。清兵来,不剃头的有“通匪“的嫌疑,杀;太平军打回来,又因剃了头而被杀,以至“百姓则皆已剃发,不能远避,惨遭其毒“,想作顺民而不得的苦处。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天国有时把不剃头看成是归顺太平军重要的、乃至惟一的标志。这自然加强拖了三百年辫子的百姓的反抗心理,如杭州。1861年到1864年。太平军占领了杭州三年。杭州原有居民八十一万,三年来减至七八万。这当中有逃跑的,有自杀的,更有被杀的。破杭州后,清军同洋军一起大肆抢劫好几天,直到三月初二左宗棠入城后才停止。大乱得性命难保之时,杭州城民居然还会为政府发出剃头令而“欢呼称快“,实在匪夷所思。 革命风起,革命党人或有了新思想的知识份子,纷纷剪掉发辫,以示坚决。在这种潮流的影响下,连清政府官吏,也剪去了辫子,一般平民自然跟随。辛亥革命后,不但汉族人认为发辫是损伤民族尊严的标志,应该立刻剪掉。即使满族人,也认为这种习俗是落后的象征,在生活上也实在麻烦有所不便,随之也相继剪除。至于现代,头发作为政治的一个畸形表征,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只是一种装饰罢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