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美容健美 > 医学美容
医疗美容:商业炒作的危险支撑
http://www.piccc.com ] 点击数: 【字体:
进入21世纪,由美容产业、美容市场、美容资源等要素构成的“美容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格局中悄悄崛起,正成为继地产、汽车、电子通讯、旅游之后的第五大消费热点。

美容业发展突飞猛进,好像一块巨大的馅饼,然而我们不能无视另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有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发生的各种美容毁容案高达20多万起。对众多求美的消费者而言,摆在面前的,就不是馅饼而是陷阱了。特别是风险更大的医疗美容服务中,种种不规范行为为美容医疗事故的发生埋下了祸根。

目前,一些医疗美容机构在向消费者推荐技术和产品时,往往利用夸大效果、不如实告知风险等欺诈手段。甚至一批不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美容院,也敢拿消费者试试“刀法”。

“10分钟+高分子=永久双眼皮”。这样的广告令不少渴望拥有漂亮双眼皮的消费者动心。然而济南市美容整形医院院长张庆国提醒,这是典型的虚假广告。

编造概念迷惑消费者也是常用伎俩。例如“运用PC技术做双眼皮”,至于什么是PC技术,恐怕专业人士都不明白。如果消费者就此询问,通常会被告之“这是新技术,需要保密”。

    根据相关法规,医疗美容项目必须由主诊医师负责或在其指导下实施。主诊医师必须具备执业医师资格、具有从事相关临床学科工作经历等多项条件。而部分美容机构“操刀”的医师鱼龙混杂,手术质量根本无从保证。各种耸人听闻的“毁容事件”频发也就不奇怪了。

根据《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执业医师对就医者实施治疗前,必须向就医者本人或亲属书面告知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医疗风险和注意事项等,并取得就医者本人或监护人的签字同意。但一些美容医疗机构在手术前因为害怕顾客因风险而放弃美容整形,常常不履行告知义务,在合同中也不做关于手术失败责任的规定,消费者听到的只是“花言巧语”,却不知其中险恶。

由于目前医疗美容市场存在被公认的混乱局面,面对形形色色、多如牛毛的广告、美容机构和产品时,消费者总是无所适从。对此,专家认为,在美容机构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消费者也应多一份理智,少一分盲目。

张庆国提醒消费者,首先不能盲目听信广告,摆脱虚假广告的诱导。“虚假广告都是迎合消费者特定心理的,往往是消费者有什么需求,就出现什么广告。”目前医疗美容市场还不完全成熟,价格比较混乱,广告虚假宣传现象突出,所以应在充分了解多家美容机构实力、设备条件、价格等方面后再做决定。


和其他医疗项目一样,医疗美容也不可避免地存在风险,但很多消费者对此缺乏认识,对手术风险估计不足。张庆国介绍说,任何医疗技术都有一定风险,只是正规的医疗机构相对概率较低。体质不同的两个人做相同的手术,效果也会有差异。例如有些人是斑痕性体质,手术后就可能留下疤痕。理论上说除了眼睛、下眼睑以外的面部其他部分都容易产生疤痕。还有的人对人工材料的使用有过敏甚至排异反应。因此消费者不能盲目就医,要做好面对风险的心理准备。如果大夫给你百分之百的承诺,那可能就是欺骗。

专家提出,医疗美容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突破了传统外科整形的服务范围。走向产业化的医疗美容业必须要借助于媒体的宣传、报道,使大众了解基本的医疗美容知识。但过分的商业炒作背离了美容医学的学科目标。“美容美女”的出现,持反对态度者不在少数。究其原因,除了医疗美容市场存在不规范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在“美容美女”的背后,都存在着不为人知的商业秘密。过分的商业炒作、失实的商业报道背离了美容医疗技术的真正目的。

因此,一些专家认为,不良的商业炒作,导致美容技术的过分利益化,既不利于美容技术的发展;又不利于人们确立健康的美容消费观;对美容美女来说,她们的隐私权也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因此,对美容美女的商业宣传应当科学、严谨,防止背离美容医疗技术的真正目的。坚持健康第一是医疗美容医师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当自身的利益与就医者的健康产生冲突时,不应做有损健康的美容手术。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打印文章】【网上投稿关闭窗口
上一编:浙江一女士在脸上种金丝
下一编:医学美容为你再造美丽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