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美容健美 > 美容手册 |
何时你会走进美容院 |
[ http://www.piccc.com ]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
为什么提起扫黄打非就会想起美容院?为什么逢年过节理个发还得排队?美容美发市场的问题还得由美容学术界知名人士来解答。 主持人:苏文洋 廖雁 讨论人: 骆燮龙(北京大学医学部副研究员、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 吴茜(北京丽人美容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张有旺(北京市美容美发协会副会长) 任允苓(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培训部主任、丽波形象设计中心副总经理) 杨志刚(北京邦定生物医学技术总公司总策划) 董小玲(董小玲形象工作室) 黄霏莉(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医美容教研室主任) 陆琦(北京联合大学美容教研室讲师) 现状:从一块肥皂洗到底到普遍的生活需求 骆燮龙:今天的化妆品已经由女性的奢侈品变成中国人普遍的生活需求。到目前为止,全国美容业的从业人员达600万人左右,美容机构110万至120万家,每年的经营额约为2400亿元人民币。根据统计,城市女性人群中已有14.7%的人进入美容院消费,充分显示了这个行业存在发展的生命力。因为从事美容美发行业的95%以上属于民营经济,组建商会尤为必要。 杨志刚:无论在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城市,最好地段的最好的商场里最好的柜台被化妆品“通吃”。而且,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需要缴纳消费税的三大商品,除烟、酒外,就是化妆品。此外,根据亚洲市场调研中心等专业机构对化妆品的监测,全世界化妆品行业一直以每年3%至3.5%的速度在增长,中国增速会超过两位数。 过去大多数中国人是一块肥皂洗到底,到现在很多人走进美容院,其中经历了一个转变的过程。中国美容业的现状是:起步晚、标准低(行业标准低到几千块钱可以开个美发店,生产企业的标准也很低)、资金缺乏(90%以上的企业属于民营性质,入世后将面临资金贫乏的状况)、人才极其缺乏(行业的人才几乎以美发师为主,美发店里加几张床就变成美容美发店)。 张有旺:美发行业的第一次创业已经基本完成,现在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开始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改革开放初期,国营单位一统天下,全市只有四十七八家,现在发展到六千多家,主要是这个行业投资少、见效快,美容院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这个行业很可能在几年之内有一个飞跃。 陆琦:我们曾对城镇居民作了一个大规模调查,结果发现,美容行业发展时间短,但增速强劲。个人消费量迅速增加,1995年至1996年达到高潮,超过金银首饰的消费增幅。 我们同时作了潜在消费市场的展望,已具备美容院消费水平的人,1000人里只有14个人,但具有潜在消费能力的,100人中会有75人。同时我们看到北京晚报的消息,某化妆品柜台的三个面膜试用者都是男性,而且都在50岁以上。我们认为消费人群的年龄跨度比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跨度大得多。从中可以看出美容美发业是很有潜力的一个行业。 问题:市场不规范、人才跟不上限制美容业发展 骆燮龙:知识经济、全球化经济对我国化妆品企业会产生五个方面的冲击:品牌冲击、市场冲击、产品技术含量的冲击、人才的冲击、资本市场的冲击。在1999年全国重点大型商场美容护肤品前十位的品牌中,有九家为进口或三资企业的品牌。目前中国化妆品市场中有近80%的产品来自国外和三资企业。而且,高素质的美容师十分匮乏,资金又跟不上发展需要。就在1998年至1999年两年中,境外化妆品企业在广东、江苏两省的总投资已达4000多万美元,而国内化妆品企业的新建、扩建及技术改建的投资总额还不到2.7亿人民币,这种差距必然导致市场份额的大量丧失。 目前这支队伍存在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行业信誉。因此很多城市的美容院成为扫黄的重点目标。由此造成整个社会对这个行业缺乏重视。 张有旺:美容市场在前一段时间不太规范,因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这个行业的考核应该专业化、规范化,这要求师资力量首先应该合格。目前的状况却远远没有达到这个要求。 黄霏莉:近20年来,随着美容业的发展,美容医学很迅速地发展起来。过去的医学模式只是把人看做一个生物体,现在称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更关注人的社会性、更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外表美现在会严重到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从大的健康概念看,这不仅是医务工作者的事了,这个行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是当务之急,否则无法承担维护人类健康的重大责任。 陆琦:我们无论是在美容的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上,一直苦于没有标准。需要时只能查国际标准,但这与国内美容业的发展现状并不相符。我们认为,服务内容、功效评价等方面的标准都必不可少。随着医务人员进入美容行业,我们希望更多地发现技术、产品、操作服务改变的程度,渴望有关方面制定行业标准。 杨志刚:美容美发业是少数不需要学历的行业之一。对从业人员的教育非常必要,在学历教育跟不上的情况下可以尝试进行行业培训。人才的缺乏不仅影响服务,而且带来研发的问题。我国美容美发行业的从业人口已达600万之众,非常巧合,全国医生和护士从业人口也差不多是600万。而且二者总体收入水平相近。但美容师与医师的社会地位相差很远,究其根本原因应与教育的投入有关。 对策:美容行业必须科技化、规范化、规模化、国际化 杨志刚:我有一个深刻的感受,美容美发业相当于15年前的宾馆招待所行业。进入门槛低,没有规范,做不上档次。国家制定标准后,宾馆行业发展起来,规范带来了与国际的接轨。而且这个行业一旦做起来,整个行业的社会地位提高了。因此,美容行业必须走科技化、规范化、规模化、国际化的道路,这些对行业太重要了。 骆燮龙:这个行业不进行有效的调整和规范就很难继续发展。要加强各种方面的专业人员的素质。调查显示,这个行业大部分从业人员是初中文化。博士生和打工妹都可以开美容院。积极呼吁引起政府重视。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尽快出台行业制度和法规。 董小玲:我国的美容美发行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很明显,因此与国际上的接轨与沟通相当迫切,在美容行业处于领先水平的法国和意大利,对美容师的评定是由市场决定的,看这位美容师在著名媒体上发表作品的频率、看他是否得到为各种品牌时装发布会做造型设计的机会。 任允苓:因为美容美发业发展非常迅速,需要大量的人员投入,因此造成人员培训有些脱节。商会为此准备加强对美容院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对美容师的技能培训。商会可以利用起本身的30多名专业委员会的专家,保证强大的师资力量。 现在经常会看到“美容”变“毁容”的消息,因为行业内对产品没有鉴定,对人员素质又没有管理。商会正在运作培训中心,准备成立一个讲师团,在全国巡回讲学,同时准备开设EMBA课程,即在职人员的本企业管理。此外,即使是拿到级别证书的美容师,在实际操作中仍会遇到问题,此时却无处寻找答案。商会培训部为此还要成为一个回答现实问题的机构。 张有旺:目前美容美发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同正常消费需要的比例仍然极不相称,平均一个人一天要接待15至20位顾客,而在国际上一般只要五六位。美容院的数量代表国家消费水准,在日本,很多公寓楼内都设有美容室。理想的美容院的规模应为100至200平方米。20平方米以下应该关闭,20至50平方米之间只能作单项服务。此外,对店容店貌及仪表都应做出明确规定。通过等级评定带动企业规模和人员素质的提高。 吴茜:美容院行业要规范,不是单单培训就能正规,素质就能够完全提高。培训的工作,一部分在行业里,还有更重要的角色在化妆品生产工厂。而且,行业人员素质要提高。美容人才现在是高不成低不就,因为这毕竟是一对一的服务,产值不高。但它又是必不可少的行业,所以要加强在职培训。没有一个从学校出来的人马上可以上岗的。“丽人”从1990年开始,所有人员上岗前先要封闭三个月集中培训,包括学习如何对客人微笑。三个月后,再由老师带,一般六个月以后通过考核才可以上岗。上岗后也是先从简单的工作开始。现行的国家标准比较低,企业只能自己提高标准。 现在国际化妆品企业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中国是它们实现再发展的很好的市场。怎样与国际平稳接轨,而不受到冲击呢?建议行业协会把那些三资及外资企业纳入协会,或由美容院聘请一些掌握国际潮流的人士参与管理、吸取经验,让这个行业健康发展。 我们总想了解国外的趋势,但总是跟在后面学。现在又落后了,国际上已非常流行SPA的概念,大家生活节奏快,通过美容院里的水疗,消除紧张和疲劳。硬件都好学,但软件上需要研究,需要找出一些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好东西来借鉴。 前景:十年内增速保持25% 杨志刚:国际专家非常看好中国市场,中国正在不可阻挡地朝国际潮流推进,中国有众多人口基数做支撑,有七八亿的人口处于化妆品的待开发阶段,还有一部分人使用的美容用品要升级。中国美容市场的发展潜力任何国家难以比拟,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属于潜在的市场。发展空间很大。现在全国人均每年消费10元化妆品,但在法国,平均一个女性一年要花100多美元,这意味着这个产业的发展前景很广阔。 董小玲:欧洲市场非常关心中国消费者的市场行为。很多品牌都起用华裔明星作中国市场的代言人,如力士的张曼玉、沙宣的孟广美、海飞丝的张德培等。通过市场分析我们看到,儿童和老年人的市场还远未形成竞争饱和程度。 美容美发业的情况与六七年前中国服装界的情况非常相似,很大程度停留在概念炒作、高调宣传,加入WTO后,国内名牌将受到进口品牌非常大的冲击。美容美发业必须从产品的内涵、品质和服务上下功夫。 骆燮龙:根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全国化妆品销售额将达到800亿元左右。增速约为25%。美容师队伍经过整合,预测10年内增加到650万至700万人。目前美容化妆品市场集中在城市和一部分乡镇。大部分农村人口还未涉足到美容化妆品消费,这也是一个潜在的市场。 黄霏莉:国外天然化妆品的基础研究比国内还要做得深、做得早。我们现在很多资料都是国外的。我国还未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进行研究。中医注重很多自己的美容方法。有很多手段,只要好好挖掘,完全可以搞出中国特色来的。越是民族的东西越能走向世界,中医和美容业的结合,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