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美容健美 > 美容手册
开脸传奇(4)
http://www.piccc.com ] 点击数: 【字体:

旧时西关大户人家也有叫人上门进行开脸美容服务的。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邹卫 


心灵地图

风俗总有精华与糟粕

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也是一个轻松的时代。随着那些过去的风俗习惯“乘鹤仙逝”,人们心中“扔掉”了无数块千斤巨石。梳头与美容在今天而言,几乎是微乎其微的小事,随时都可以进行,没有任何可以犹豫的,也没有任何更为重大的意义:无非是让自己的容貌变得更美丽一些。
而在过去,在上世纪30年代以前的广州,有一些“日常生活”的重要性简直让人瞠目:梳头、开脸(在今天已成为一种古老的美容方式)这样的琐事,也可以关乎到女人一生的幸福。甚至有一些仍然健在的女性,被称为“自梳女”的那一群,因为一个自己梳头的仪式而放弃了出嫁的机会,一生完全与男人绝缘,走向一条自食其力的决绝之路。
有一些悲哀非人力所能挽回。当我们回首,梳头、盘发髻,那些简单的几个动作,这是每位女性都顺手拈来的“技艺”,也许都会认为,这在历史进程中,几乎是可以“不屑一顾”的。然而,如果你了解到,上世纪30年代以前,很多女性根本没有理发的机会时,也许就会大吃一惊了。
封建陋俗就是一种时代的“痛”;这种痛转移到具体的个人身上,那无疑是“泰山压顶”,一生也许就此“终结”,即使寿终正寝,也毫无快乐幸福可言。现在我们可能会因为城市天桥底下、公园内一些老阿婆的“开脸”技巧而叹为观止,甚至跃跃欲试,花上几元钱换一个尝试“古老美容技法”的机会,却无法想像,在以前,爱美的新娘们是如何度过她们等待结婚的漫漫长夜的。
可能一个时代的人们都有一种共通的“命运”(如果有“命运”的话)。尤其是在传统的中国,这样一个古老的国度内,风俗就像一把穿越时空的利刃,可以剜去所有渴望自由的梦想,也可以串起另一种相互约束的“相对自由”。在这种彼此“监督”、互相“照看”的环境里,人们不得不像一个听话的小孩,站在风俗这样一个“庞然大物”面前,作出一副“乖巧”的模样。而在人们的内心里面,酝酿了数千年的反叛意识,正期待着某一天爆发出来。

技艺更有传承的必要

对于一位传统的女性而言,会梳头,这是最起码的“妇道”;如果连梳头都不会的女人,那么只好永坐闺房了。但是现在的人们却并不知道梳头的奥妙。所谓的“梳头”,不过是用梳子顺手在头上抓几把;至于更高的技巧,那就要借助于发型师了。
然而,如果你接触到了一些老阿婆,她就会告诉你,梳头应该注意些什么,盘发又有哪些技巧。她会说:发线分路有几种方式:以鼻梁垂沿线为中心的中分头路又称五五开型;内眼角的垂直延长线上的偏分式称四六开型;目光直视正前方,眼珠外侧垂直延长线上的偏分式头路称三七开型;外眼角垂直延长线上的偏分式头路称二八开型;以鼻翼至外眼角斜线延长线上的极偏分式头路称一九开型。她会像一个纯正的发型师那样,滔滔不绝地教导人。
“开脸”更是一个“高难度”的美容方法。也许年轻的你,可以学得会,却永远学“不像”。你永远无法把开脸的技巧玩得纯熟,原因是:你根本就不会在乎这样一种“技巧”,最多,也不过是一时的好奇而已。老阿婆却不是这样,她要精心去学习、去琢磨,就好比现在一些人思量着如何赚钱一样。老阿婆会摆好一个“优美”的姿势,会让你放松,会叫你把头往哪边偏,会让棉线轻轻地靠近你的脸颊;然后,让线微微地走动,而你脸上的多余的绒毛,在你微痛的过程中,已然脱下。
不因为别的,只因为这些就是她们一贯的“老本行”。在过去那种枯燥乏味的生活间隙里,女人们之间的交流少之又少,男女之间的交流就更别提了。她们需要把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技巧”作为互相交流的“桥梁”,她们要为交流找到一个堂而皇之的话题。所以,她们会用心钻研,甚至会把它当作一种“职业”来对待,一如今天的美容院、美发厅。
这些技艺,终归是要“失传”了。即便有一些美容院也在模仿着那些古老的技艺,然而,神不似形也不似的模仿,根本不可能达到原来那种技巧的“高度”。而且,今天的人们,也许会花上一年半载的功夫研究最新的美容美发方法,绝不会在这些即将成为“古老”的技艺上面花太多功夫。现在的人们,时间太宝贵了,因为时间就是财富;而过去的那些女性,坐在广州西关大院内,咀嚼着干涸的生活,默默思考着如何把头梳得更好、发髻盘得更漂亮、脸毛去除得更干净,这也算是一种妇道。

专家视野

最大中国的婚嫁习俗

民俗研究专家刘志文:《神州民俗》杂志社总编辑
记者:请你从风俗的角度来谈谈梳头和开脸。
刘志文:梳头和开脸都是婚俗的一种。梳头,在以前的广州,是一个很隆重的仪式。对于一位女性来讲,出嫁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因此,虽然结婚前后,都可以梳头,但在出嫁之前,有这么一个梳头的仪式,也就表明对于出嫁的重视。出嫁前梳头,婚前和婚后的发型都是不一样的。出嫁之前,你是一个姑娘家,上世纪30年代以前,几乎都是留着辫子的,一般都是麻花辫。但是,出嫁之后呢,就不能再留辫子了,这是一个不成文的风俗。没有谁规定,但是大家都认可。
结婚的当天早晨,要请送嫁婆给新娘梳头、盘发髻。一般父母是不能帮女儿梳头的,都要请送嫁婆。送嫁婆在以前,基本上是职业性的,当然也不是说送嫁婆要靠这个吃饭,而是说,一个社区里面,一般都有一两个固定的送嫁婆,她对婚嫁的风俗从头到尾都很熟悉。所以,每逢女儿出嫁,都要请她过来为女儿梳头。送嫁婆一边梳头,一边也要说些吉利的话,比如“多子多福”、“早生贵子”之类。伶牙俐齿的送嫁婆,往往都很会说吉利话,所以人家也愿意请她。一般出嫁的家庭都会给她钱,大户人家就给得更多一些。梳完头,也就快到出嫁的时间了。
开脸,多数都是在出嫁的3天之前就开始做。因为出嫁之前的准备时间是很长的,两三个月都有可能,新娘在这两三个月内,是不能出门的,可以养得胖一些、白一些;在农村,这段时间,还可以让新娘子学唱哭嫁歌。在上世纪30年代之后,广州随着新文化的传入,城里面几乎就没有唱哭嫁歌这一习惯了。开脸呢,也是一种仪式,通俗地说就是用线拔脸毛。因为过去的女人是不能理发的,也不刮脸,所以为了出嫁时,不至于脸上有很多不好看的绒毛,就要用线把它拔掉。现在的人都去美容院做美容,或者去美发厅做发型,但那时候是没有美容院的,虽说有理发厅,但也仅限于男性。不过,开脸婚前婚后都是允许做的,有的老太太一大把年纪了,还用线拔脸毛。
记者:那些梳头的送嫁婆,她们的手艺是从哪里学到的?
刘志文:这种手艺不用学,梳头谁都在梳,而且,她们年轻的时候也都经历过这个仪式。只要你愿意去做,就会懂。当然,有一些老太太活跃一些、干练一些,就会做得更好一些。
记者:梳头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固定的发型?戴不戴头饰?
刘志文:没什么固定的发型,一般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发髻也是多种多样的,然后用黑网把发髻罩住。一般不戴头饰,但会有很多花,要用铜簪,还有一些链子。
记者:这种梳头的仪式,大概什么时候逐渐消失了呢?
刘志文: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陆陆续续地有女人去理发,人们也就慢慢地摒弃梳头的风俗了。
记者:开脸的时候,一般用的是什么线?
刘志文:棉线。那时候根本没有尼龙线。
记者:现在一些天桥底下,或者公园内,都偶尔会有一些老阿姨给人开脸,一次只要几元钱——
刘志文:现在的“开脸”其实是不能叫做开脸的,因为开脸只是姑娘嫁人时候的用语。现在的“开脸”完全是一种美容方式了。
记者:梳头和开脸这样的风俗是广州这一带独有的吗?有没有断过?
刘志文:不是广州独有的。它们都是中原文化传到这边来的,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这种风俗,其他的地方尤其是中原地区也都有。这样的风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还有一些,慢慢就开始少了;到了在破除封建陋习的时候,就完全没有了。现在一些人在街头“开脸”,这是重新恢复,也是很自然的。

民间访谈

蔡国颂老人(男,72岁):
梳头是有仪式的

记者:在你的记忆中,或者从前辈口中听到的故事中,以前姑娘出嫁的时候,是怎么样来梳头、开脸的?
蔡国颂:梳头也叫“上头”。那时候梳头,当然也还是用梳子。以前有卖“刨花胶”的,用它来粘住头发,有点像现在的摩丝。然后用梳子来梳。一般都是用木梳子,买来的。当时,顺德的梳子很有名气。梳头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也就是要把头发整理成一个发髻。
开脸就是用两条线拉,把脸上的杂毛,以及眉毛下面的杂毛拔掉。那时候,女人很少有人去理发店理发的,杂毛就比较多一些。
做梳头、开脸仪式的女人,一般都是一些有福气的女人。什么叫有福气呢?也就是老公儿子都有的人,一般都是女长辈。

陈阿婆(女,80岁):
17岁开脸出嫁

陈阿婆是地道的广州人,一口普通话却很标准。以此来看,一定是位经历了许多风浪的女性。出嫁的时候,她才17岁,很多风俗习惯差不多都被摒弃了。但她仍然按照传统的风俗,经历了梳头、开脸仪式。不是很严格,但于她而言,无疑是隆重的。
她指了指她的发髻说,现在的女孩子,是很难盘出这么好的发髻了。她很自信,却忘了,今天的美发厅什么发型做不出来呢?对于开脸的记忆,她只有一个字:痛。记者问过一些做过开脸的女性朋友,感觉也如此。开脸之后,脸上红红的,有痛感,恰如陈阿婆记忆中当年的感觉。
她有点羡慕今天的年轻姑娘。其实,只要是从那些年月走过来的女性,谁又不羡慕呢?有时候,她会望望随同采访(顺便做模特)的朋友,拉着她的手说:小姑娘,几岁了?有时候,还会摸一摸她的手。
过去的风俗也过去了,但陈阿婆的手还是很灵的。她帮着朋友盘头发,一丝不苟,有条不紊。也许是在回忆吧,要不,她脸上哪来那么多笑容?

相关仪式

自梳女自己梳头立誓终生不嫁

刘志文还给记者讲了一类女性的故事,她们被称作“自梳女”。她们的故事很感人,给人一种十分悲凉的感觉,催人泪下。
据刘志文告诉记者,自梳女发源于南海、顺德、番禺一带,后传到广州。据载,顺德自梳女的形成始于清末。当时,顺德蚕丝业发达,许多女工收入可观,经济独立,看到一些姐妹出嫁后,在婆家受气,地位低微。未嫁女工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后,不甘受此束缚,情愿终生不嫁。于是,选定良辰吉日由亲人或好友梳起发髻,表示终生不嫁,成为“自梳女”。
但是,刘志文说,做自梳女的人,一般都是穷苦人家的姑娘,身世悲惨,生活困难;有一些这样的姑娘出嫁之后,不但没有改变她们的穷困生活,相反,由于生儿育女、维持家计,很多人嫁出去后,日子比以前更不好过。所以,一些到了出嫁年龄的姑娘,就干脆不出嫁了。
这里面也有一个仪式:那些打算终生不嫁的姑娘,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请当地的老自梳女带着她去村边的土地神庙,拿着三牲去拜神;同时,还要发誓,表示这辈子就再也不嫁人了。然后,自己把头发盘起来,以后也就不再出嫁;而且,一辈子就不再同男人往来。否则,在过去,违禁的自梳女会被村里人扔进河里。
西关一带,有些自梳女,到大户处当佣工,有些当媒婆大妗——梳头婆就是佣工一类。她只梳头,每天在街头设档。有些还上门理发,但是只占少数。梳头婆的工作是梳头、勒面(用线拉出面汗毛,即开脸)、钳眉毛等。化妆用品则有刨花胶、胭脂纸、蛋形脸粉等,每日可理十个八个,两餐尚可维持。但自理发业发展后,此行逐步消失。
刘志文说,自梳女兴起得比较晚,持续的过程也不长,但这种故事还是很悲惨的。这也说明,过去,请人梳头,还是自己梳头,完全是两码事。可见梳头仪式在婚俗中的重要性。

婚俗点滴

满族婚俗中有“坐帐”

所谓“帐”,比较正规的是正房窗前临时搭设的。富裕之家用毡布,一般人家用席子。帐内铺设被褥。后来很多人家都改为在新房南炕的幔帐内坐帐。有的地方新娘要踩着放在炕沿下的高粱口袋上炕进帐,叫做“步步登高”。
也有的在帐内褥子下放一把斧子,并把坐帐称为“坐福”。新娘从帐内要面向合婚时即已推算好的“吉方”而坐。旧时坐帐的时间较长,有的要一整天,中间不能下地走动。所以新娘在结婚前一天起,就不敢多吃稀的东西和喝水,以免坐帐时上厕所。后来坐帐的时间逐渐缩短,一般只是一两个小时。
坐帐结束前,由女性长辈(多是娶、送亲太太)为新娘开脸、梳头。所谓“开脸”,就是用细线将新娘脸上的汗毛绞掉,标志她已经正式成为已婚妇女。
汉族新娘是在离家上轿前“开脸”,而满族因过去有新娘到军营成亲的情况,所以是在“帐”内开脸。梳头则是把新娘的旧发式改梳成满族新婚妇女流行的“两把头”或“大拉翅”。按照规矩应是娶、送亲太太各帮助梳一边,梳好后新娘出帐参加结婚仪式。辽东山区一些地方的满族新郎新娘成亲当晚,在室外搭设的帐中就寝。新郎在入帐前要背着行李围帐绕三圈,并问帐内的新娘“留不留宿?”,新娘说一声“留!”,新郎才能进入。有时一些参加婚礼的年轻姑娘和新郎开玩笑,装成新娘的声音回答“不留”,故意让新郎多转几圈再进帐。这种风俗大概和满族原始社会时期的“男到女家”婚俗影响有一定关系。

潮州婚俗中有“请期”

也就是行聘礼后,就要选择结婚的日期,并转告女方。包括通知女方什么时候剪裁结婚礼服,什么时候“挽面”(开脸,即用线绞去脸上的汗毛),什么时辰沐浴,什么时辰迎娶等。请期所请的时辰大多在黑夜里,潮俗保持黑夜迎亲的婚俗。

发髻传说

侗家女梳发髻偏左

“六洞”肇兴一带的侗家女,在梳发打结时,都稍微偏向左方,这说起来还有一段风趣的故事。
传说王勉定居匹林(现属广西黎平县)岩洞内后,有一年夏天农历五月初五,他闲着无聊,便沿洛香河而上,前往肇兴游玩。他走到归作,看到这里山青水秀,气势不凡,而且三水归一路,河道两侧的山崖突兀陡峭,是筑洗澡池的好地方,于是他决定当日筑坝蓄水。
为了找到筑坝蓄水的石源,王勉找到弄宝山。他看到山上方石成堆,石块不但质硬、平整,而且色泽鲜艳,欣悦不已。当即化水念咒,施出仙法,把石头变化成牛,赶往归作筑坝。千万块牛化石从山而下,气势好比浪潮呼啸,万马奔腾,弄得天昏地暗,地动山摇。
眼看山下绿油油的庄稼将毁于一旦,当地百姓都惊恐焦愁万分。正在这紧要关头,弄宝山半坡厦格寨的一位侗族农家妇女陆氏冒着生命危险,向着翻滚而下的石牛阵冲上去。王勉看见了她,扬了扬握在他右手的赶石神鞭,十分得意地对陆氏说:“老媪,你见着我那群互相追逐着的水牛下山去了吗?”陆氏瞥了王勉一眼,忿忿答到:“我没见着什么水牛火牛,只看到一块块石头。”话一出口,竟使那千万块石头定身不动了,从而保住了山下那一大片茂盛的庄稼。
王勉看到这般情景,一气之下,用他没握神鞭的左手给了陆氏一记耳光。陆氏躲闪不及,头上的发髻被震得偏向了左方,同时发出“轰隆”一声巨响,陆氏也僵化成了一座白石头。
为了纪念这位英勇的侗家妇女,“六洞”肇兴一带的侗家女梳发打结时都稍微偏向左方。王勉当时赶来的千万块石头如今依然疏密有致地插在厦格寨附近,那座白石头耸立在这组群石上面的一个山坳上,现在每到端午节时,厦格寨的妇女们都携儿带女,持酒端食到这座白石头来烧香化纸,以表怀念和敬意。

古老的历程

旧时女性只有在出嫁前夕才行梳头开脸仪式,以此表示告别少女时代,嫁作人妇,还有立誓终生不嫁的自梳女要举行自梳仪式。而今在广州,某些高架桥底、街道里巷、公园里,常能见到几个阿婆,打出廉价(一般5元)“女士整容”牌,招徕过往少女少妇;多数美容院都没有关注此美容古法。
今天,只要爱美的姑娘(甚至男士),都可以去尝试。最初“开脸”,会感到有点痛,之后整个面部热辣辣、红通通,做完后一照镜子——脸蛋的确漂亮了不少。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李辉斐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邹卫

说文解字

开脸的过程是用线在左手食指上绕几圈,用牙咬一线头,右手捏住另一线头,形成线圈,让线圈在脸上“游走”清理脸上绒毛。
旧时的梳头是特指替新嫁娘把头发梳成发髻,表示由少女变成少妇。旧时新娘出阁前夕,都要行梳头开脸的修容礼,才可“有人缘、得人疼”,更能带来吉祥,而且开脸后,会使皮肤变得细嫩明亮、减少皱纹的产生。
开脸是一种古老礼仪,须由尊长焚香祭告神明,再由新娘上香之后,在厅堂中由老妇人动手执行开脸工作。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打印文章】【网上投稿关闭窗口
上一编:开脸传奇(3)
下一编:正确的脸部护理程序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