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冠心病专题 > 科研进展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冠心病研究进展从危险因素到治疗干预

冠心病研究进展从危险因素到治疗干预

  一、早期识别冠心病危险因素

  冠心病(CHD)是一种慢性、进展性、隐匿性病变。第一次冠心病事件后约有三分之一患者死亡。对这些患者来讲,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太迟了,因此有必要强调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应早期识别并控制改变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和吸烟是CHD的主要危险因素。对无已知CHD者干预其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减少。建议评估常见的CHD危险因素,计算CHD的绝对危险水平,对CHD高危患者进行积极的一级预防。

  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新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的另一个可能机制是:各种损伤因素引起特殊的细胞炎性反应,造成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起初的炎性反应是保护性反应,但如损伤因素不能及时去除则炎症反应继续进展。单核细胞聚集、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生、纤维组织形成,最终导致严重、复杂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针对这一炎症过程治疗的研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CHD事件不仅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在进展,重要的是斑块不稳定、破裂、血管收缩和局部血栓形成,导致部分或全部血管阻塞。斑块破裂与病变的程度无关。多数患者是由于斑块纤维帽变薄、破裂,多发生在巨噬细胞聚集处和细胞凋亡发生的部位。激活的巨噬细胞分泌蛋白溶酶,破坏斑块的纤维帽,分解胶原蛋白和弹力蛋白为多肽和氨基酸。纤维斑块破裂暴露其下面的高度致栓的核心,引发急性冠脉综合征。此时冠脉内多有栓子,位于富含巨噬细胞的斑块区域。增加斑块稳定性的药物可减慢CHD进程,但对斑块大小无影响(冠脉造影证实)。降血脂药物,尤其是他汀类,有稳定易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子机制。他汀类药物的临床试验表明,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消耗大的脂核,浓缩富含巨噬细胞的病变。

  除干预血脂外,对钙通道阻滞剂研究发现,氨氯地平对血管内皮有保护作用。同安慰剂相比,血管重建率减少43%;不稳定心绞痛再住院率减少33%。最新研究发现,心血管高危患者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降低总死亡率和心肌梗死、卒中的发生率。

  三、颈动脉内膜至中膜厚度——心肌梗死和卒中的危险因素

  高清晰度B超可准确评估颈动脉血管壁的特点。评估血管内径、内膜至中膜厚度、颈动脉是否有斑块。研究发现,颈动脉内膜至中膜厚度(CIMT)与已知的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动脉系统疾病相关。尤其与中老年未来发生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强烈相关。在校正了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后,CIMT仍有预测价值。这些研究表明,CIMT可作为心血管病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合适终点和替代终点。越来越多的研究将CIMT列入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作为研究的观察指标。

  四、CHD诊断和治疗的现代概念

  冠脉造影从发现至今已有40年左右的历史,被认为是评价冠脉病变的金标准。但是由于放射显像仅能显示管腔简单的两维投射,使冠造有其局限性。研究资料表明,“剪影”或“管腔造影”对评价冠脉的解剖并不理想,不能很好指导治疗。

  造影评价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基于测量狭窄的百分比,需与邻近正常的参照血管相比。尸检发现冠脉病变常为弥漫性、影响整个血管壁,几乎不存在正常的血管段供对照,因此冠脉病变常被低估。如冠脉病变弥漫、影响血管全层、向心且对称,造影结果显示血管细小而无明显斑块。Glagov1987年首次提出“冠脉血管重塑”现象,表现明显的粥样硬化处的血管段管壁向外突出,抵消了冠脉管壁病变造成的狭窄,这样的病变对血流无影响。但临床试验发现,病变轻微甚至造影未见明显狭窄者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心肌梗死)的重要群。对这样的群,冠脉内血管超声检查有帮助。冠脉内血管超声是断层显像,冠脉造影是“剪影显像”,前者可弥补后者的不足。

2001.08.29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没有
焦点新闻
·冠心病脐疗方
·西地那非对冠心病无直接不良反应
·睡眠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中成药攻克冠心病和老年痴呆症
·怎样对待冠心病?
·冠心病出现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糖尿病肾病与冠心病有何联系?
·得了冠心病会有什么样的临床表现?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