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伐他汀对冠心病病人血液流变性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微循环学杂志 1999年第2期第9卷 研究报告
作者:潘 洪*
单位:* 湖北省武汉市第二医院老年病科, 邮政编码 武汉430014
普伐他汀(Pravastatin)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及减少早期心血管事件已被众多研究证实[1]。 过去认为LDL-C的降低幅度与临床心血管事件降低幅度成正比[2], 而近期研究结果[3,4]表明并非如此, 并提出他汀类药物对临床心血管事件的早期作用可能涉及其非降脂作用。 为此本文比较了34例冠心病患者普伐他汀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性及血小板功能变化, 试图对普伐他汀的非降脂作用(作用于促凝血危险因素方面)作一定了解。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按WHO诊断标准选取1996年4月至1997年4月住院冠心病患者34例, 均为男性, 平均年龄61.2±8.5(52~70)岁, 合并高脂血症11人, 糖尿病4人, 高血压病7人, 陈旧心肌梗塞2人。
1.2 治疗方法
每位病人停止口服抗血小板药物, 同时接受冠心病常规内科治疗, 包括低脂饮食、 接受扩管及营养心肌药物等。 四周后开始口服普伐他汀钠(商品名: 普拉固, 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6M701-9704062)10 mg, 每晚睡前一次, 随访3个月。
1.3 观测指标与方法
服药前及服药后12周各抽取病人清晨空腹肘静脉全血一次。
血液流变学检测: 用北京宇华国际技术合作公司LBY-N6型锥板式自动血液粘度计测定低切变率20 s-1和高切变率190 s-1的全血粘度(ηb); 毛细管法测血浆比粘度(ηp); 温氏法测血沉(ESR), 离心3 000 s-1后测红细胞压积(HCT); 比浊法测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Fib)。
血小板计数及功能: 采用美国CELL-DYN17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血小板数(BPC); 用玻球法测血小板粘附率(PAdT); 用北京生化仪厂B6634自动平衡血小板聚集仪测用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AgT)。
血脂参数: 采用日本SHIMADZUCL-72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1.4 统计方法
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二组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1 血液流变学参数
治疗前后患者ηb、 ηp、 HCT、 Fib改变均不显著(P>0.05), 血沉在治疗后显著减慢(P<0.05)。 见表1。
表 1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参数变化(n=34, ±s)
时 相 |
ESR(mm/h) |
ηb(mPas) |
ηp
(比) |
HCT
(%) |
Fib
(g/L) |
190s-1 |
20s-1 |
治疗前 |
20.38±
6.02 |
8.18±
3.47 |
18.37±
8.07 |
1.97±
0.23 |
49.45±
8.67 |
3.92±
1.10 |
治疗12周 |
14.71±
4.46 |
8.44±
4.06 |
16.54±
7.51 |
1.91±
0.17 |
45.13±
8.18 |
4.02±
1.27 |
P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2.2 血小板计数及功能
治疗后病人PAdT、 PAgT均显著降低(P均<0.001), BPC无显著变化(P>0.05)。 见表2。
2.3 血脂参数表
2 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及功能变化(n=34, ±s)
时 相 |
BPC(109/L) |
PAdT(%) |
PAgT(%) |
治疗前 |
130±58.14 |
58.70±19.32 |
57.96±18.54 |
治疗12周 |
127.61±56.71 |
34.14±11.47 |
32.15±10.73 |
P |
>0.05 |
<0.001 |
<0.001 |
治疗后病人血清甘油三酯(TG)显著降低(P<0.05), 总胆固醇(TCh)显著降低(P<0.05),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CL-C)显著降低(P<0.05),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升高(P<0.05), 载脂蛋白B(Apo-B)显著降低(P<0.05), 载脂蛋白AI(Apo-A1)无显著变化(P>0.05)。 见表3。
表 3 治疗前后血脂变化(n=34, ±s)
|
TG (mmol/L) |
TCh
(mmol/L) |
LDL-C
(mmol/L) |
HDL-C
(mmol/L) |
Apo-A1
(g/L) |
Apo-B
(g/L) |
治疗前 |
1.43±
0.98 |
5.87±
1.74 |
4.71±
1.07 |
0.83±
0.29 |
1.22±
0.31 |
0.98±
0.22 |
治疗12周 |
1.16±
0.41 |
4.83±
1.42 |
3.62±
0.96 |
1.07±
0.33 |
1.24±
0.32 |
0.72±
0.15 |
P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3 讨 论
本文结果表明, 普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 如ηb、 ηp、 HCT、 Fib等影响不显著, 但能显著减慢血沉, 因为高脂血症病人血沉比正常血脂者快, 所以考虑可能与普伐他汀降脂作用有关。 故此普伐他汀能显著降低血小板粘附及聚集功能的现象更值得关注。
1997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降脂治疗的最终目的——降低冠心病死亡学术研讨会提出, 把降低冠心病事件作为衡量降脂药物疗效的唯一标准, 而普伐他汀的降脂及降低早期心血管事件的作用已被众多研究证实[1]。 其可能机制是: 降低血清TCh及LDL-C水平, 防止或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等[5]。 这些在本实验结果中得以证实。
普伐他汀为独特的水溶性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在促凝血危险因素方面, 与本文结果相似的研究[6,7]表明, 普伐他汀能降低血小板聚集、 降低纤溶酶原、 不改变血粘度, 特别是其能抑制高胆固醇血症的冠心病患者有更多的血小板在受损的血管内皮上沉积这一过程。 由于一项比较性研究[7]显示, 普伐他汀较辛伐他汀能显著降低血小板血栓形成, 且作用大于阿司匹林, 说明单纯降低胆固醇并不一定能降低血栓形成, 因此普伐他汀可能存在其它非降脂作用的抗血栓形成功能。
综上所述, 普伐他汀降低血小板粘附、 聚集功能的作用一方面通过降血脂作用达到, 另一方面亦可能存在非降脂作用的抗血小板功能, 其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Furberg CD, Pitt B, Lyington RP, et al. Reduction in coronary events during treatment with pravastatin. Am J Cardiol, 1995, 76:60C~63C.
2.The Pravastatin Multinational Study Group for Cardiac Risk Patients. Effects of pravastatin in patients with serum total cholesterol levels from 5.2 to 7.8 mmol/liter plus two additional atherosclerotic risk factors. Am J Cardiol, 1993, 72:1 031~1037.
3.Shepherd J. The west of Scotland coronary prevention study: a trial of cholesterol reduction in Scottish men. Am J Cardiol, 1995, 76:113C~117C.
4.Pfeffer MA, Sacks FM, Moye LA, et al. Cholesterol and recurrent events: a secondary prevention trial for normolipidemic patients. Am J Cardiol, 1995, 76:98C~106C.
5.王文. 普伐他汀国内外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 1995, 10:696~699.
6.Lacoste L, Lam JYT, Hung J, et al. Hgperlipidemia and coronary disease: correction of the increased thrombogenic potential with cholesterol reduction. Circulatin, 1995, 92:3 172~3 177.
7.Lacoste L, Lam JYT. Comparative effect of pravastatin and simvastatin on platelec-thrombus formation in hyperchdesterolemic coronary pationts. JACC, 1996, 413A:1 045.
收稿日期:本文1998-08-05收到, 1998-11-21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