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冠心病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1999年第3期第8卷 科研报告与经验交流

作者:寇正杰 刘炳珊

单位:寇正杰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医院,154002;刘炳珊 佳木斯发电厂医院

  本文对3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74例按WHO《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诊断的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35例,其中男46例,女28例,年龄48~72岁,平均60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液流变学异常。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取灯盏花素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一日一次,14日为一疗程。对照组取硝酸甘油注射液5~1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缓慢静脉滴注,一日一次,7~10日为一疗程,视病情两组可配合消心痛治疗。

  2 结果

  参照1979年中西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冠心病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如下。

  2.1 心绞痛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显效

  例(%)

有效

  例(%)

无效

  例(%)

总有效率

  (%)

治疗组 39 13(33.3) 21(53.8) 5(12.82) 87.18
对照组 35 12(34.29) 15(42.86) 8(22.85) 77.15

两组间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

  2.2 心电图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显效

  例(%)

有效

  例(%)

无效

  例(%)

总有效率

  (%)

治疗组 39 9(23) 17(44) 13(33) 67
对照组 35 9(26) 10(29) 16(45) 55

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2.3 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

  见表3。

表3 两组血液流变学结果比较

    全血粘度

  (比)

血浆粘度

  (比)

血小板粘度

  (%)

纤维蛋白原

  (g/L)

  治疗前 6.76±3.27 1.98±0.23 40±12 3.7±0.6
治疗组 治疗后 4.53±1.06 1.86±0.22 34±13 3.3±0.6
  P值 <0.01 <0.05 <0.05 <0.01
  治疗前 6.9±1.0 2.03±0.23 43±17 2.6±17
对照组 治疗后 6.6±0.9 1.95±0.16 40±15 3.8±0.5
  P值 >0.05 >0.05 >0.05 >0.05

  治疗组血液高凝状态显著改变,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

  3 讨论

  《新编药物学》记载,灯盏花的干燥全草提取物中主要含有灯盏花素,挥发油、氨基酸等有效成分,在灯盏花素中还可分离出少量结构未确定的化合物——命名为灯盏(花)乙素,结构式确认为4,5,6一三羟基黄酮-7-0-葡萄糖醛酸甙,属黄酮甙类。而真正起治疗作用的是灯盏(花)乙素。

  灯盏花素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主要是通过扩张冠脉血管和外周血管,降低血液粘度,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局部血供;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担;减慢心率,降低心脏耗氧量,同时它还有抗心肌再给氧性损伤作用,可有效地防止缺氧再灌注期心脏冠脉流出液肌酸磷酸激酶(CPK)活性的进行性升高,表明该药可有效地减轻缺氧再灌注期心脏细胞膜的损伤程度,在一定程度上(通过SOD和GDER)保存细胞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减轻自由基性心肌损伤。其影响血液粘度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该药使红细胞表面负荷增加,红细胞间排斥力增加,红细胞聚集率下降,使红细胞解聚,另一方面可能是它降低纤维蛋白含量降低血小板聚集率等的综合作用所致。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的治疗——附40例观察
焦点新闻
·白细胞介素6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生长及核因子激活的
·急性白血病患者止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急性白血病患者酪氨酸激酶基因BMX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中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t(8;21)白血病随访中的应用
·直接原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
·婴儿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和分子生物学特点
·小儿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分化型一例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粘附分子Mac-1、LFA-1、L-选择素的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