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冠心病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冠心病美托洛尔干预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

冠心病美托洛尔干预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8年第5期第26卷 *临床研究*

作者:谢华 何国祥

单位:630038 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心内科(谢华现在湖南省怀化市第535医院内一科)

附表 冠心病美托洛尔干预前后QTd的变化(x±s)

参数 对照组(n=20) 试验组(n=20)
HR(次/分)  76±11.6  75±11.6  78±13.6  66± 9.4**#
QTd(ms)  66±24.5  64±21.0  72±29.8  46± 9.5**#
QTcd(ms)  69±24.9  67±20.5  84±38.7  48±10.7**#
QTmax(ms) 422±44.9 416±44.5 420±31.9 427±33.6   
QTmin(ms) 356±35.3 352±34.6 348±20.6 380±29.8**#
QTm(ms) 382±29.3 375±32.0 386±24.7 404±29.7**#
QTcm(ms) 430±25.9 419±26.8 439±41.9 421±26.3**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冠心病患者猝死率,可能与其抗心肌缺血有关,但其对心肌电生理的影响目前所知甚少。QT离散度(QTd)反映心室肌复极化离散的程度,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密切相关[1~3]。我们观察了40例冠心病患者美托洛尔干预前后QTd变化,探讨β受体阻滞剂对冠心病QTd的影响。

  一、对象与方法

  40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住院患者,男26例,女14例。年龄64±11.0岁,均窦性心律,排除急性心肌梗塞、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停用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以上。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20例。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相似。试验组给予美托洛尔50~150 mg/d口服加常规抗心肌缺血治疗2周。对照组给予相同的抗心肌缺血治疗2周,不给予美托洛尔。

  采用BK-500型计算机心电综合诊断系统,同步记录体表常规12导联心电图。计算机以各导联心电图QRS波离开等电位线为Q波起点、T波降至等电位线为T波终点,自动同步测量各导联QT间期和心率(HR)。剔除T波不明显导联并超过3个以上导联者不纳入观察。QT间期用Bazett法较正。以最大QT间期(QTmax)与最小QT间期(QTmin)之差为QT间期离散度(QTd)。每例患者均重复测量5次,以其均值计算QTd、心率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QTmax、QTmin、平均QT间期(QTm)、平均心率校正QT间期(QTcm)。

  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试验组给予美托洛尔(94±22.8 mg/d)与常规治疗共14±2.1天,对照组常规治疗15±2.6天前后QTd的变化见附表。对照组常规抗心肌缺血治疗2周后,其RR、QTd、QTcd、QTmax、QTmin、QTm、QTcm均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Metoprolo治疗后QTmax无改变(P>0.05),心率显著减慢(P<0.01),QTmin、QTm延长(P<0.01),QTd、QTcd、QTcm显著缩小(P<0.01)。

  三、讨论

  本组研究表明,对照组患者常规抗心肌缺血治疗后各项QTd相关指标均无变化,显示单纯抗心肌缺血治疗并不缩小冠心病心肌复极化离散程度而改善其心电生理异常。

  美托洛尔为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生理情况下通过拮抗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肌细胞膜上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兴奋作用,降低心肌细胞兴奋性,减慢HR和复极相钾离子外流而延长心肌复极化间期,导致QT间期延长。因而试验组患者给予美托洛尔治疗后,显著减慢HR、延长QTmin和QTm。因采用Bazett法校正,故出现相对QTcm缩短。刘为民等[4]报道急性心肌梗塞患者QTmax均为梗塞导联,提示QTmax反映缺血部分心肌的复极化状况。美托洛尔不影响冠心病患者QTmax,表明β-肾上腺素能受体对缺血心肌调节作用受损。

  本研究观察显示,美托洛尔可延长冠心病患者QTmin、不改变其QTmax,显著缩小QTd、QTcd。反映了美托洛尔延长正常心肌复极化过程使之与缺血心肌相接近而有效地缩小心肌复极化的离散程度,有利于冠心病患者心肌电活动的一致和稳定。而常规抗心肌缺血治疗并未缩小冠心病患者QTd,也许可进一步解释单纯抗心肌缺血治疗可显著控制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但未能满意地降低其猝死率,而β受体阻滞剂可有效降低冠心病猝死率的临床现象。

参考文献

  1 Yunus A, Gillis AM, Duff HJ, et al. Increased precordial QTc dispersion predicts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dur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 J Cardiol, 1996, 78:706-711.

  2 Higham PD, Fumiss SS, Campbell RWF. Increased QT dispersion in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following myocardial infarction. Clin Cardiol, 1995, 64(Suppl):61-65.

  3 Higham PD, Hilton CJ, Altcheson JD, et al. Does QT dispersion reflect dispersion of ventricular recovery? Circulation, 1992, 86(Suppl):392-396.

  4 刘为民,富路,黄永麟,等.急性心肌梗塞病QTd与心室颤动关系的临床观察(摘要).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84.

(收稿:1997-09-24  修回:1998-02-09)

  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冠心病患者纤溶活性、血小板功能及内皮素在运动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焦点新闻
·白细胞介素6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生长及核因子激活的
·急性白血病患者止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急性白血病患者酪氨酸激酶基因BMX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中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t(8;21)白血病随访中的应用
·直接原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
·婴儿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和分子生物学特点
·小儿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分化型一例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粘附分子Mac-1、LFA-1、L-选择素的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