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络宁治疗冠心病临床观察
江苏医药 1999年第10期第25卷 短篇论著
作者:刘兰亭
单位:淮安市人民医院心内科(223200)
冠心病介入治疗进展迅速,但在基层医院,药物治疗仍属首选。我们应用脉络宁治疗冠心病318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对象:本院1991~1998年住院与门诊病人318例,诊断标准符合1979年WHO制定的《冠心病命名及诊断标准》,不包括急性心肌梗塞和严重心力衰竭。随机分治疗组160例,男108例、女52例,年龄36~82岁,平均59岁;对照组158例,男99例,女59例,年龄38~75岁,平均62岁。部分患者合并有房颤、早搏等心律失常及高血压、脑梗塞、慢性支气管炎。
方法:治疗组在兼治合并症的基础上每日静滴脉络宁30ml,14天为一疗程,根据病情需要可连续使用21~28天,或一疗程后间隔一周再使用一个疗程;对照组每日静滴极化液、复方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及除脉络宁以外的其它治疗,疗程同治疗组。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肝、肾功能,血脂,血常规及毒副作用采取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观察。
疗效:显效:胸闷、心绞痛等症状体征消失,缺血性ST-T恢复正常;有效:上述症状体征消失或发作次数减少,疼痛持续时间缩短,心律失常如早搏减少,缺血性ST改善;无效:未达上述指标。
结果:用药两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且作用快,最快用药次日,多数一周内临床症状即有改变。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治疗 |
160 |
111 |
34 |
15 |
90.6% |
对照 |
158 |
73 |
31 |
54 |
65.8% |
血脂观察: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两组均有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均有增加,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变明显(P<0.05),见表2。
其他:脉络宁对合并高血压、脑梗塞、慢性支气管炎、心律失常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协同治疗作用。部分病例治疗前、后的血流变学观察指标有所下降。
表2 两组对血脂(mmol/L)影响(±s)
组别 |
治疗组(n=160) |
对照组(n=158)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TG |
2.55±0.06 |
1.59±0.05 |
2.37±0.08 |
2.15±0.05 |
Tch |
6.58±0.17 |
4.32±0.05 |
6.30±0.10 |
5.50±0.12 |
HDL |
0.57±0.20 |
0.80±0.16 |
0.69±0.20 |
0.70±0.22 |
毒副作用:仅1例静滴脉络宁后出现头痛、呕心症状、停药后症状消失。余肝、肾功能,周围血像均无改变,局部无不良刺激,无皮疹等过敏反应。讨 论
冠心病常伴脂质代谢和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呈高粘滞聚集、浓稠状态。血液流动缓慢,有形成份易沉积于血管壁,粥样斑块形成,同时血管痉挛,内膜损伤,管腔狭窄,心肌供需血失衡,临床上患者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心电图缺血性改变。脉络宁由石斛、玄参、牛膝、金银花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养阴通络的中草药组成,有效成份为绿原酸、阿牙品、滨蒿内脂、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抑制红细胞与血小板聚积,降低全血比粘度和血浆比粘度,增加局部血流量,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作用;增加纤溶酶原,降低纤维蛋白含量,提高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抑制内源性5-羟色胺释放,增加前列腺素F/E比值与环磷酸鸟苷/环磷酸腺苷比值,升高载脂蛋白A―T,降低载脂蛋白B,而产生抗动脉硬化作用;并且有胆碱能效应,解除平滑肌痉挛,最终改善血液高浓、高粘、高凝、高聚状态,改善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增加供血,缓解心绞痛。本文结果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且脉络宁为静滴制剂,见效快、效果好,对合并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脑梗塞亦有治疗作用,不受年龄、性别、血压高低限制,价格低廉,毒副作用小,可供基层医院治疗冠心病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