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肠侵袭性大肠杆菌腹泻爆发流行的调查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8年第5期第19卷 论著摘要
作者:刘剑光
单位:重庆市第二卫生防疫站 402160
1997年11月23日至12月7日,重庆市大足县城区居民发生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腹泻爆发流行,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流行特征:本次爆发流行波及该县城西片区,共发病995例。爆发流行时间为15天,11月27日至12月5日为流行高峰,共发病907例,占总病例数的91.16%。病例主要分布于中学校(844例),占总病例数的84.82%;住校师生与走读生发病率分别为34.11%和37.67%,两者差异无显著性(χ2=3.12,P>0.05)。男女发病分别为610例和385例,比值为1.59∶1。12~18岁发病858例,占总病例数的86.23%。临床表现为腹泻(100.00%)、腹痛(73.87%)及少数伴有恶心、呕吐、呃逆等,大便次数每日3~5次占88.54%,稀便占61.81%,水样便占38.09%。病原分离病人21例、水源水3份、自来水厂水3份、健康人群28人,培养阳性数分别为9例、3份、3份、1人,全部鉴定为O124∶B17血清型。
二、防治措施:立即停止片区自来水厂供水,切断传播途径;居民饮用水及炊餐食具用氯制剂消毒;用氟哌酸和黄连素治疗病人并全民预防服药;开展卫生宣传教育。落实措施3天后爆发流行基本得以控制。
三、讨论:本次O124∶B17血清型EIEC腹泻爆发流行在我市为首次。原因一是水厂取水点已污染EIEC;二是水厂设备停用110天后再启用时未严格冲洗消毒,于供水的第5天发生爆发流行;三是在18天供水期间有6天直供水源水,另12天均为一次性投放全天漂白粉用量;四是迟报疫情,发病单位于首批病例出现的第11天才将疫情报告基层卫生防疫站,延误了防治措施的落实。这次爆发流行为水源型流行,发病以青少年及成人为主,季节为冬季,临床症状轻,脱水不严重,发热及里急后重不典型,少有脓血便,以腹痛、稀便和水样便腹泻为主要特点,值得重视。
(收稿:1998-04-25 修回:1998-05-20)